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第六期 > 创新战略论坛
葛霆: 要准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5-11-17 【字号: 小  中  大   

“创新”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公认来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其国际社会认同的特指英文是“Innovation”,有别于“创造”(英文为Creation)和“发明”(英文为Invention)。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创新(这里还是理解为Innovation)”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有两个:一是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二是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这就确认了“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鉴此,当前我们的创新战略应当重点突出推进Innovation。作为Innovation的创新,实际上是个过程,是实现创造发明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国际社会在研究创新时始终把学习与创新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谈创新必谈学习,谈学习也必谈创新。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贯穿创新的全过程又是创新的终极结果。知识创新本质上就是获取和创造新知识,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贯穿了创新的全过程。当代对于学习的研究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传统上理解的被动吸收新知识的过程,而更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或生产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学习和创新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

学习的本质是发展。学习分为个人的学习和组织的学习两大方面:个人的学习包括各种类型的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个人的自学、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干中学”和同他人交流沟通中的交互性学习等等,产生的是属于个人的、分散的、且可以随个人职业生涯的变迁而流动的知识,培养的是人才,对于个人学习的投入称之为人力资本;组织的学习并非是一般理解的把人们组织起来的学习,而是把那些个人的分散的知识组织化、群体化和明晰化,形成体现为产品、产业、市场和体制的结构化的知识,培育的是企业和产业,对于组织学习的投入称之为结构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构成了知识资本的整体。可见个人的学习、人力资本和人才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仅有此还不能构成创新;而组织的学习、结构资本和创新型企业则是创新成败的关键要害所在。

我们对于北京市的研究表明,北京市的人力资本优势巨大,就是同欧盟各国相比也是位于前列,但却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创新和经济的优势,对于创新和GDP增长的贡献远低于欧盟的中等水平,甚至低于其最低水平,其组织学习的薄弱是直接原因。当前加强组织的学习是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