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总体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高效的创业时期。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的“第一次起飞”。这次起飞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牢靠的现代物质基础,这是很有意义的,但与要成为强国富国的宏伟目标对照,还只是开了个好头。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事情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来做。
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仍应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创新;要实现产业创新,我认为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战略思路:
(1)关于产业选择。产业选择对于国民经济能否实现“第二次起飞”至关重要。在保持能源产业和民生产业继续常规发展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对于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它们是:①信息产业;②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产业;③生物技术产业;④认知技术产业。这些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主导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2)围绕这四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要构建国家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对这四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形成有国家级规模的技术研究基地,并加强促进四大技术向生产能力的转化。
(3)建设以四大技术为基础的骨干企业、企业集群和产业链,进行全国范围的四大技术产业布局。
(4)为四大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一大批各知识等级和能力等级的人才。实施支撑21世纪中国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
(5)形成“中国国家研发四大技术的战略规划”和“中国国家建构四大主导产业的国民经济创新体系”。
(6)建议政府把此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举措,动员党政军的强大政策资源和组织能力资源;动员各个地方的强大资源;动员国有、民营和外资经济的强大资源;动员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所属的技术和工程开发机构;动员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界,共同为创建中国21世纪强大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国民经济体系而努力。
当然,21世纪中国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创新发展,应该与其它必需性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要做到“产业结构一盘棋”和“产业布局一盘棋”。同时,要用四大新技术改造其它必需性产业;用四大新产业带动其它必需性产业。实现国民经济的产业整体升级。
中国21世纪的新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四大新技术的研发和向生产的转化。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在21世纪继续发展、形成“第二次起飞”的启动锁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