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冥王星定格普通矮行星
矮行星厄里斯质量为166万亿千克,大约比冥王星重27%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7-06-18 【字号: 小  中  大   


天文学家发现,厄里斯比冥王星要重得多。(图片提供:美国宇航局)


这几年来,冥王星可够“郁闷”的。先是2005年,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中发现了一颗体积比冥王星大的天体,这对于前者的行星身份无疑是一记致命的“上钩拳”。然而其“体检报告”直到今年6月15日才由美国《科学》杂志公诸于世,这一次,冥王星终于“轰然倒地”。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发现,这颗新发现的名为厄里斯(Eris)的天体比与它同行的冰质行星——冥王星——要重得多,这一发现无疑否定了命运多舛的冥王星作为“柯伊伯带老大”的可能性,转而成为一颗普通的矮行星。

过去一年中,关于行星质量的一系列争论在天文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两年前,厄里斯的发现迫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重新审视由其一手打造的“天文学字典”——如果厄里斯比冥王星大,那么它是一颗行星吗?反之,冥王星还能保住自己的行星地位吗?经过天文学家的激烈讨论并伴随着媒体的高度关注,IAU于2006年8月创造了一个新的天体类型:将冥王星重新分类为一颗矮行星,与它一起的还有厄里斯和谷神星(ceres)—— 一颗在火星和木星间运转的由岩石构成的大型天体。从此之后,除非IAU决定更改它的意见,否则我们的太阳系将永远只有八大行星。

对于冥王星的爱好者而言,这一决定无疑预示着黑暗的一天。然而他们依然保留着一线希望,那就是这颗冰质的行星能够成为柯伊伯带的重量之王。尽管厄里斯的直径为2400公里,比冥王星长约100公里,但后者依然有可能因密度的关系而比它的邻居重一些。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厄里斯的发现者、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Michael Brown与同事Emily Schaller一道,利用设在夏威夷的Keck大型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测定了厄里斯的卫星——Dysnomia——的运转轨迹,从而计算出这颗矮行星的“体重”。考虑到Dysnomia的轨道半径及其围绕厄里斯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研究小组计算出厄里斯的质量为166万亿千克,大约比冥王星重27%。这也使得厄里斯成为已知的3颗矮行星中最重的一颗。

然而厄里斯的统治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德国波恩大学的天文学家Frank Bertoldi指出,柯伊伯带中还有一些尚未探测过的区域,在那里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矮行星。至于将冥王星降级是否一个好的主意,Bertoldi认为,这一决定至少不会对孩子们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依然喜欢冥王星,才不管它是一颗小行星、矮行星还是行星。冥王星就是冥王星,无论我们怎么称呼它,它都会静静地一直呆在那儿。”他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