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 每日科学

人类何时驯化了猫

2022-12-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王方
【字体:

语音播报

  近1万年前,居住在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周围地区)的人类从狩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他们与以啮齿动物为食的猫建立了密切联系,因为后者可以成为控制害虫的工具。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的这种生活方式转变是世界上首次驯化猫的催化剂。随着人类开始走向全球,他们也带着新的猫科动物朋友一起旅行。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遗传》。

  密苏里大学兽医学院教授Leslie Lyons领导的团队收集并分析了新月沃土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地的猫的DNA,并比较了近200种不同的遗传标记。

  “我们研究的关键标记之一是简单重复序列。它突变得非常快,提供了过去几百年来猫种群和品种进化的线索。另一个关键标记则是单核苷酸多态性,它关注单基因变化。”Lyons说,“通过研究和比较这两种标记,我们可以拼凑出猫的进化故事。”

  研究团队对猫的遗传学分析有力支持了这一理论,即猫很可能在新月沃土被首次驯化,然后才与人类一起迁徙到世界各地。在猫的基因代代相传后,不同地区的猫的基因构成有很大差异,如西欧猫的基因构成与东南亚猫的基因构成显著不同。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猫称为半驯化动物,因为如果将其放生到野外,它们可能仍然会捕食害虫、独立生存和交配。”Lyons表示。

  也就是说,与狗和其他驯养动物不同,人类在驯养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改变猫的行为,因此猫再次被证明是一种特殊的动物。

  Lyons补充说,类似研究也支持她探究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即将猫作为生物医学模型,研究影响猫和人的遗传疾病,如多囊肾病、失明和侏儒症。

  “比较遗传学和精准医学在‘同一种健康’概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她解释说,如今该团队正在构建有助于改善猫健康的遗传工具和遗传资源。这些工具和资源未来可能对治疗患有同样疾病的人类有用。

  其中一个阻止遗传性基因疾病的例子是多囊肾病。2004年,该团队首次推出多囊肾病基因测试时发现,38%的波斯猫患有这种疾病。现在这一比例已经显著下降。

  此外,该团队与合作者一起开发了可供科学界利用的猫DNA数据库,其中包括对世界各地的猫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构建数据库时,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了解猫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重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37-022-00568-4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 下一篇: 恐龙时代的蚂蚁长什么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