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 每日科学

大型食肉动物丧失逾九成栖息地

2017-07-1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宗华
【字体:

语音播报

  过去500年间,狮子、老虎、红狼和衣索比亚狼丧失了超过90%的狩猎场地。不过,当这些捕猎者面临极大困难时,土狼的表现要好很多。对大型陆地捕食者生存范围进行的首次全球性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Chris Wolf和William Ripple分析了大型食肉动物的历史记载以及它们在公元1500年左右的首选栖息地地图。研究发现,大型食肉动物目前仅在其当时占据的1/3的陆地区域内出现。在分析的25个体重均超过15公斤的物种中,有15个丧失了超过一半的栖息地范围。

  有9个物种曾在南亚和东南亚“游荡”,但如今在大区域内已经完全看不到它们。物种衰减最轻的地方是苔原和北部森林。在那里,人类相对稀少,为熊和狼提供了狩猎的空间。

  Wolf介绍说,目前大部分野兽藏在之前的栖息地边缘,从而使其更容易遭到灭绝。不过,也有例外。欧亚猞猁和澳洲野犬仅丧失了12%的栖息地。黑纹灰鬣狗、斑鬣狗和棕鬣狗分别丧失了15%、24%和27%的栖息地,苍狼丧失了26%。介于两种状况中间,栖息地丧失了30%~90%的是诸如豹、美洲狮、美洲虎等各种熊和大型猫科动物。

  不出所料,Wolf和Ripple发现了“栖息地范围收缩和农村人口密度、牲畜以及农田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不过,还是有例外出现。

  在印度部分地区,豹和土狼一直在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300人的农田区域出现。同时,物种恢复的迹象最近也开始出现。这通常涉及到人类组织的重新引入。例如,狼正在回归欧洲和北美。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