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过去500年间,狮子、老虎、红狼和衣索比亚狼丧失了超过90%的狩猎场地。不过,当这些捕猎者面临极大困难时,土狼的表现要好很多。对大型陆地捕食者生存范围进行的首次全球性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Chris Wolf和William Ripple分析了大型食肉动物的历史记载以及它们在公元1500年左右的首选栖息地地图。研究发现,大型食肉动物目前仅在其当时占据的1/3的陆地区域内出现。在分析的25个体重均超过15公斤的物种中,有15个丧失了超过一半的栖息地范围。
有9个物种曾在南亚和东南亚“游荡”,但如今在大区域内已经完全看不到它们。物种衰减最轻的地方是苔原和北部森林。在那里,人类相对稀少,为熊和狼提供了狩猎的空间。
Wolf介绍说,目前大部分野兽藏在之前的栖息地边缘,从而使其更容易遭到灭绝。不过,也有例外。欧亚猞猁和澳洲野犬仅丧失了12%的栖息地。黑纹灰鬣狗、斑鬣狗和棕鬣狗分别丧失了15%、24%和27%的栖息地,苍狼丧失了26%。介于两种状况中间,栖息地丧失了30%~90%的是诸如豹、美洲狮、美洲虎等各种熊和大型猫科动物。
不出所料,Wolf和Ripple发现了“栖息地范围收缩和农村人口密度、牲畜以及农田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不过,还是有例外出现。
在印度部分地区,豹和土狼一直在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300人的农田区域出现。同时,物种恢复的迹象最近也开始出现。这通常涉及到人类组织的重新引入。例如,狼正在回归欧洲和北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