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 每日科学

自然及子刊综览

2017-01-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唐一尘
【字体:

语音播报

  《自然》

  纳米比亚“精灵圈”之谜或已解开

  纳米比亚“精灵圈”的形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对此提供了一种解释。

  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其存在的背后机制仍有争议,尤其是关于过度散布(间隔均匀)的图案的起源。以纳米比亚“精灵圈”为例,它们广泛散布在纳米布沙漠局部地区的一些草原上,这些圆形“补丁”直径在2~35米不等,内部寸草不生,周围环绕着旺盛的野草。一种假设认为它们是由尺度依赖反馈造成的,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的近邻,但是与远处的个体竞争。另一种假设将其归因于地下生态系统工程师,如白蚁、蚂蚁或啮齿类动物。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Corina Tarnita及同事将这两种不同的假设融入模型模拟中,然后使用来自四个大陆的野外数据进行验证。他们表明,这些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是由地下群居昆虫群体之间的种内竞争和尺度依赖反馈共同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其中任意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作者在纳米比亚“精灵圈”这项研究中表明,沙地白蚁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沙地白蚁和草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大规模的六边形植被图案。

  作者总结表示,在尝试解释此类规则分布的景观特征时,应将多种多样的生态自组织机制纳入考虑范围。

  《自然》

  超快速、低产热存储技术问世

  《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可以超快速记录并存储信息,而且只产生极少量热的技术。这项研究或将为利用光磁制造新一代信息存储设备打开新窗口。

  磁性材料,如硬盘驱动器中所使用的材料,一直被用于读写信息。通常而言,这个过程耗能大,速度相对较慢,产生的热需要在后续过程中消除掉。

  现在,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大学Andrzej Stupakiewicz及同事报告了一种使用精准调谐的激光脉冲在室温下写入磁性信息单位(比特)的技术。作者表示,这种方法产生的热(每立方厘米不到6焦耳)显著低于现今的硬盘驱动器或闪存,而且记录活动极快,只需不到20皮秒(1皮秒等于万亿分之一秒)就能完成。他们认为这项研究或预示着未来光磁记录技术设计和发展的方向。

  《自然—通讯》

  种族偏见受心跳影响

  《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些种族偏见的表达可能受心脏在每一次心跳时发送给大脑的信号调节。该研究显示,预先存在的种族偏见会让人对威胁产生不同的认知,具体取决于相关信息是在心跳时还是心跳之间处理的。

  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无害物体被黑人持有时,比被白人持有时更经常被误认为是武器。研究也表明,对于某些人而言,黑人的脸会激活大脑内的威胁信号传导,这种偏见在焦虑和紧张的情况下会被放大。此外,研究已经表明,情绪刺激会被更强烈地感知到,这建立在心血管激发水平基础上,心血管激发水平影响大脑活动。

  为了研究心脑信号传导对种族偏见表达的影响,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唯学院Manos Tsakiris、Ruben Azevedo及同事监测了32名参加常规种族偏见测试的参与者的心律,所涉测试为武器识别测试和第一人称射击测试。在这两项测试中,真正的测试刺激可能是一把枪(目标)或是无害物,如电话或手工具,而在显示它们之前会显示一张白人的脸或黑人的脸,最后比较武器识别错误的比例。事先被“注入”黑人面孔的受试者更经常地误辨物体。在测试中,研究者小心翼翼地控制这种事先刺激相对于受试者心跳的发生时间。他们发现,他们主要是在面孔刺激出现在心跳时而非心跳之间时观测到种族偏见,表现为将黑人所持无害物识别为枪的可能性更大。

  这些结果显示外周身体—大脑信号传导的功能在已知的基础上有所延伸,这类信号会影响负面种族刻板印象的表达。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上一篇: 揭秘白细胞“穿墙术”
  • 下一篇: 科学家实现罗非鱼性别人工控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