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 每日科学

蛔虫视物不用眼

2016-11-21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张章
【字体:

语音播报

  尽管没有眼睛,这种几毫米长的蛔虫也能“看到”光线。近日,研究人员找到了答案。

  2008年,研究人员就发现,蠕虫能远离紫外线,他们推测大概是它们在野外以此避开致死剂量的太阳辐射。但当科学家分析蠕虫的光线躲避行为时,结果发现起作用的蛋白质既不是视蛋白也不是隐花色素。目前,动物体内发现的光敏感蛋白质或感光器只有这两类。

  相反,来自味觉感受器蛋白质家族的LITE-1似乎起了作用。这意味着有两种情况可能发生:LITE-1能“尝到”紫外线照射到动物身体时释放的过氧化氢等化学副产品,或者蛔虫拥有一种全新的光感受器。

  如果后者是真的,这种蛋白质在受到光子撞击后很快就能向细胞发射信号。在近日刊登于《细胞》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对LITE-1进行了全面测试。以确定它们是否真的感觉而非“品尝”光线。

  结果,他们不只发现LITE-1确实是一种新感光器,还发现它探测紫外线的能力比人眼看见可见光的能力高10~100倍。虽然哺乳类动物未能表达这种LITE-1蛋白,但研究人员认为,其他味道接收器蛋白可能有相似的紫外线敏感特性。或许有一天,工程师能用它们创造出能吸收更多有害紫外线的防晒霜。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上一篇: 首枚光子神经形态芯片问世
  • 下一篇: 纸基陶瓷可制成随机激光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