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请有益微生物进入房间。图片来源:Peccia和Kwan
建筑设计通常要考虑能源效率和美学,但细菌似乎不在其中。不过,近日刊登于《微生物学动态》期刊上的研究称,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工程师评估了人们房间里这些看不见的生物体带来的好处。他们说,也许,不应该将它们都赶出去,而是请那些好的微生物进来。
“人们常认为家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对健康不利的,这是一种错误看法。很多微生物其实对健康没有影响,而有些对健康甚至是有利的。”耶鲁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教授 Jordan Peccia说。Peccia与博士生Sarah Kwan共同撰写了这篇综述。
以前有研究表明,在农场(或居住地点离农村较近)长大的孩子会暴露在这些有益的微生物中,因此发生过敏的概率较小。这个效应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这可能是由于有些体内的微生物会向白细胞(T细胞)发出形成T免疫调节细胞的信号,这就会避免不必要的免疫应答。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建筑设计(如地理布局、建筑材料、居住和通风等)如何调节微生物暴露和人们自身的菌群。随着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被鉴定出来,建筑师、工程师和民众需要考虑如何使微生物暴露更便利。”Peccia说,“当然有很多利弊要权衡,例如,建筑的通风设备很有用。但对于室外空气质量不好的城市,增加通风可能会导致我们暴露在不健康的室外污染物中。”
无法在农场工作,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暴露给动物训练免疫系统,尤其是猫和狗。它们除了带有自身的微生物,还可以从室外带来常见的细菌和真菌,进一步改善室内微生物的有益多样性。而这些微生物被关在密闭的空间内,可以很容易被吸入或吞入。
虽然该领域还处在萌芽期,Peccia 对建筑物内的居住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没有一种普适的方法改善家中的微生物群。“不是所有人都应养一只狗,但我们可以努力发现新的有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应该比便携式的空气过滤和吸入装置更方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