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社】中国与新西兰载人深潜联合科考再启航

2025-02-24 来源: 新华社 龙雷 李惠子
【字体:

语音播报

在“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支持下,中国与新西兰联合科考队21日再次启航,进行两国载人深潜联合科考第二航次第二航段的项目,继续完成人类对普伊斯哥海沟的首次科考。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组织开展的此次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为期3个月,于今年初启动,目前已完成第一航段。第二航段开启后,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再次驶入新西兰海域。

“探索一号”20日停靠新西兰布拉夫港。在当地举行的“探索一号”“奋斗者”号载人深潜科普之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航次领队彭晓彤说,这不仅是一次科学考察,也是中新两国在科技领域深化合作的象征。他希望此次联合深潜能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促进相互了解,推动“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何颖说,联合科考为中新海洋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期待此类活动进一步加强两国科学界合作,加深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航次首席科学家杜梦然在科普之旅活动上介绍了第二航次第一航段的成果,他们发现的多个新物种展示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此次作业在‘魔鬼西风带’,恶劣海况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杜梦然说。南半球的“魔鬼西风带”环绕在南纬40至60度,常年盛行5、6级西风,带来4米以上的涌浪。

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海洋生态首席科学家阿什利·罗登说,第二航次第一航段所取得的成就“非同寻常”,所采集的样本数量超过预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合作方面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罗登说。

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始于2022年底,此前两国科考人员借助“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到达新西兰北部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点,下潜至万米海底。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