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2015年12月2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第七届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作为支撑服务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和系统性工程,科技名词规范问题日趋复杂,社会各界对科技名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名词标准化、规范化面临新的重大需求,科技名词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白春礼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快速发展,前沿基础研究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正在孕育重大突破,新的科技概念不断产生,科技创新活动愈加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
自近现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常常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给科技新概念命名,比如,钱学森先生建议将Laser命名为“激光”,既准确表达了科学内涵,又植根于中华文化,迅速为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白春礼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30年来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林、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领域建立了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网络,审定公布了125种科技名词,形成了国家科学技术名词体系,在支撑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教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第六届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主任路甬祥介绍,委员会5年来组织了79个学科分委员会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正式公布科技名词49种。面向社会发布试用的首批204条科技新词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细微颗粒等发布之后,社会反响良好。目前,第二批科技新词征集活动已经启动。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6-01-01 0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