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低温等离子体防水涂层关键技术突破并量产
电子产品低温等离子体防水涂层关键技术突破并量产
  2018年7月,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低温等离子体纳米涂层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电子产品防水涂层领域市场占有量稳居全球第一。现已开发了一系列防水纳米涂层,能够满足电子产品多个防水等级的需求,并实现量产,在手机、无人机、汽车、海洋工程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科804”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中科804”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2018年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中科804”以及“中科发”系列粳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倒伏和口感更佳等特点,对引领我国水稻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典型范例,将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2018年7月17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团队自主研制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新药取得重大突破,“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三期试验。GV-971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1类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1类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研发取得
重要突破
  2018年7月17日,临床III期揭盲试验结果显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甘露寡糖二酸(GV-971)”在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疗效指标上达到预期,成为16年来全球AD治疗领域首个在临床III期试验中获得成功的药物。此次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提出了新策略,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束缚态
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束缚态
  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高鸿钧、丁洪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探针显微镜联合系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FeTe0.55Se0.45中观察到了纯的马约拉纳束缚态,对研究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16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大型无人机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
大型无人机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
  2018年7月,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牵头研制的翔鹰-200大型无人直升机完成了全部研制试飞任务。该型无人机实现了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大型无人直升机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该量级的无人直升机系统将在海洋执法、现代农业、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在轨运行的时频最高精度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在轨运行的时频最高精度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首次在空间轨道获得了温度3.3μK左右的冷原子团,获得了线宽小于0.8Hz的冷原子钟鉴频曲线,实现了在轨冷原子钟长期闭环锁定,是当前在轨运行的最高精度的原子钟,对我国下一步基于空间冷原子技术的空间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24日作为亮点文章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
  2018年8月23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内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装置设备为自主研发并实现国产化。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成功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成功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团队与合作者经多年不懈探索,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以学术长文形式在线发表。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