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珠峰地区综合科考 > 科考回眸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5-04-06 【字号: 小  中  大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野外科考队队长康世昌(左)、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辛少华(右)作客新浪聊珠峰科考与测高。


新浪科技讯 3月14日15点10分-16点10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野外科考队队长康世昌、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辛少华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聊即将展开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和重新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等活动。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抱歉由于路况的原因我们耽误了15分钟,现在我们的嘉宾聊天马上开始。

各位网友大家都知道今年3月20号-6月20号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藏登山队连联合对珠穆朗玛峰进行重新考察,包括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两位嘉宾,他们是这次科考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康世昌教授。

康世昌 : 大家好。

主持人 : 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辛少华副司长。

辛少华 : 大家好。

主持人 : 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我们的提问。今天我们直入主题,我想问一下康教授,我们知道对珠峰地区大型科学考察已经有过三次:第一次1959年-1960年,第二次1966-1968年,第三次是1975年,前三次科学考察都是在我们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时期进行的。为什么在国内经济条件非常困难那些年,进行了三次科考,第四次科考来得这么晚,要等这么多年之后才进行第四次科考?

康世昌 : 前三次是我们科学考察,1959-1960年的时候,首先我们认为珠穆朗玛峰在我们中国境内它是独特的区域,海拔相当高,是世界之巅。所以我们中国在新中国开始成立以后到这十年以来,我们不管从体育、科技等方面得到大力发展,这时候我们筹划攀登珠穆朗玛峰,同时也配合登山我们进行科考。这是第一次科考。

但由于我们对珠峰地质的认识不是特别全面,从不同侧面进行科考,所以我们有第二次和第三次,尽管我们当时经济十分困难。这次我们称之为第四次,是因为相对而言从75年过后三十多年里所进行的科学考察规模要大一些,是综合考察。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并不是说我们在三十年来没有干工作,事实上各个方面都在不停的干,我们这次有机会登山、科考,包括测绘在一起,我们互相协调、合作,这样让我们重新开展新的一次综合性考察。

主持人 : 请问辛司长,这次重新测量珠峰,之前我们1975年已经做过一次,得出了目前公认8848.13这个数字。今年我们这次测量从一些新闻媒体报道上我们已经看到,这次是我国首次有专业测绘队员和专业登山队员合作,携带专业测绘仪器登上珠峰峰顶进行精确确定。这个描述里“精确”和“专业”这两个字眼是非常明确的,三十年前做的测定的这个数字,您认为精确吗?另外以现在的条件来看,当年测的8848.13这个数字,误差可能有多大,它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辛少华 : 我们谈任何测绘东西,如果要谈它精确不精确,这个东西受当时历史条件,尤其当时科学技术的条件,我们装备的条件,受这些条件的制约。1975年当时那种条件之下应该说我们已经进了我们最大努力,把当时我们测绘能利用一些技术、一些手段、一些装备全部利用上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的登山队员把一些测量的东西,当时主要是扛上去测量的觇标,实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峰顶树立的觇标,其他人在山下面7000多米在外围对觇标进行常规测量的技术和手段进行观测。我认为当时历史条件下,我们认为取得的成果,从精度上或者精确程度上面来讲已经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那个数字一公布之后,很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内几乎所有的国家的认可,取代原来的数据,所以从1975年之后一直到今天为止,大家公认用的就是8848.13。

今天我们动员全国的力量,从规模的组织,1975年是第一次,2005年是我们第二次,叫重新测量。这一次测量,原来利用的手段还基本上利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所以我们希望这次通过重新组织测量能在四方面比原来有所进步。一个是它精度方面希望有提高。

第二个是,上一次1975年测的时候,只是利用当时情况,从上面弄一个钢钎往下面插,我们知道珠峰表面被雪和冰所覆盖,1975年那次是否真正插到岩石上面现在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这次我们希望能够把上面的雪和冰层测量出来,判断岩石高度。

第三方面,珠峰整个峰顶上面被冰雪覆盖,我们想在上面找到一个露出的岩石找一个标记为它进行测量。以后如果后人再去测量,研究珠峰高度变化留下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第四方面,我们想,重力测量对于测量珠峰的高层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上一次只测到了7000多米,我们希望这一次我们尽最大努力,希望把重力测量的数据,重量仪能够再往上走一步,能够取得更高地方的重力数据,提高我们测量的精度。

主持人 : 刚才已经介绍了,重新测量珠峰高度我们要做四个方面努力。说到人类活动与珠峰,科考、测绘、登山这三项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到现场来的,一位是科考的,一位是测绘的,我们本来也想请一位在登山方面的专家周正先生过来,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希望通过电话能够联系上一位登山方面的专家。这里我向网友介绍一下周正先生,周先生历任国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国家登山队教练、总教练,参加过多次的高山探险和科考活动。现在我们想通过电话向他请教。

周教授,您好,新浪网珠峰科考聊天现在正在进行中,许多网友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也希望您从登山的角度对我们这次科考登山测高来解答一下。

主持人 : 网友一直以来有一个谜题,谁是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个人?你能回答一下?

周正 : 登山珠穆朗玛峰第一个人是1953年5月29日上午11:30新西兰人爱都蒙德-希拉瑞,中国过去把它翻译成希拉里。还有一个人叫丹登-努尔盖,他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他是登山的向导。这是英国登山队的登顶活动,但是英国人没上去,而参加他英国登山队的嘉宾希拉瑞和向导上去了,就上去这么两个人,时间是1953年5月29号。

网友:我们对之前可能比1953年更早有两名队员也曾经可能说登上过珠峰,在下山途中神秘的消失了。你觉得对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有多少证据?

周正 : 你说的这两个人,是1924年,曾经5月份有两个英国人,这是英国第四支登山队,英国队从1921年开始登珠穆朗玛峰,一个叫欧文,一个叫马洛里,欧文和马洛里他们曾经到珠穆朗玛峰的东北山脊,到了8600米的高度,后来第二台阶他没有跃过去,就失踪了。当时英国人一直认为这两个人可能是在登完了珠穆朗玛峰的下山途中失踪的,因为在1938年曾经在另外一支英国登山队,就第7支英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海拔8100米的高度,曾经拾到了欧文的冰镐,他们认为欧文回的途中从8100米掉下来的,掉到北山坡下死了,北坡很陡的,北山是万丈深渊,因为没有找到尸体,但是在1999年5月份,美国的高山俱乐部它有一个叫美国登山遇险者调查队,由11个人组成,其中有一个德国人,在1999年的时候从我们中国西藏沿着东北上珠穆朗玛,就是要找到英国这两个人,要解决1924年那两个英国人是不是真的在登完顶后下山途中失踪的。

主持人 : 结果怎么样?

周正 : 结果找到了,在8100米的山坡下方,当然那个地方是和7900、8000米附近找到了马洛里的遗体,这个遗体保留得还很好,但是整个身体革化,皮肤跟刚死的人一样,但是身体已经硬了,没有水分了,这是因为最近这几年地球气候变暖,原来盖在他身上的冰雪熔化了,所以这个人出来了。

主持人 : 找到这个尸体之后,能有什么证明?

周正 : 能有证明,遗体找到了,而且英国登山队好多装备都找到了,欧文的遗体没有找到。美国人经过分析以后,认为他们确实没有登山越过8600-8700米之间。已经肯定了,英国人没有上去。这个话是怎么提出来?因为1960年5月25号,中国的三个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这三个人登山珠穆朗玛峰,时间是在1960年5月25号的凌晨4点25分,这个时候看不见,天的亮度很低,凌晨你想4点多钟,天还没亮,但是已经能看到人了,当时有月光。这个时候他们后来就在山上呆了15分钟然后就下山了。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最早上去的,这就是刚才他们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人谁先上去的,不能说是谁第一个上去的,也不能说谁第二个上去的,因为登山是集体的项目。

主持人 : 周教授,因为时间关系你能简单的告诉我们,根据现在的统计一共有多少人登上珠峰峰顶?

周正 :我简单告诉你,全世界从1921年开始到2004年12月为止,全世界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从南坡或者从北边一共有800多人。中国人有多少?中国人我算了算,有64人,其中8位女性,8个人里面包括一位台湾同胞和一位香港同胞,这是我所能告诉你的。大概2004年5月份,那一天就有18个人登上珠穆朗玛峰。

主持人 : 非常感谢周教授,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请教您,谢谢,再见。

刚才非常感谢周教授非常详细回顾和给了一些数据,我想登山的过程是非常艰险的,也是付出很多生命的代价。这次珠峰科考也包括很多登山活动在内,我先想问一下辛司长,测量高度和登山是紧密结合的,结合的程度是怎么样?您给网友介绍一下。

辛少华 : 我刚才说了1975年那一次我们主要测绘人员到了7000多米,没突破8000米,当时主要靠登山运动员和他的辅助人员,测量标志,测量觇标,2米5高这样一个标志带到峰顶上,而且竖起来。这一次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希望真正测量人员能够登到峰顶,亲自去搞测量的工作,现在我们准备了6个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进行登山技术方面,登山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训练,现在正在西藏进行适用性训练。

主持人 : 我之前通过新闻报道看见中国测绘队的队员在秦岭进行苦练?

辛少华 : 那是在春节期间,当时想在秦岭或者陕西、四川交界的地方,当时想爬一些雪山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 : 测量队登山训练和以登山为主的登山队员还有一些差距,他们训练主要集中哪几个方面?

辛少华 : 这个刚才我说的,因为这些我们毕竟是非专业的而且原来这些测量现在我们所选拔出来的测量队员,登山经验也不是很足,我们从最基本的训练起,主要就是基本的技能,基本的技巧、技术,还有体能方面一些训练。

主持人 : 测量登山队你刚才说了主要是六个人组成。 他们和西藏女子登山队团队同行,一起上山吗?

辛少华 : 肯定是。我们测量队员本身他们掌握测量技术,同时我们是非专业的登山队员有可能上不去的话,我们同时也在对现在一些准备登顶的登山队员进行测绘知识的培训,如果我们测量队员上不了山顶,希望他们能把仪器带上去,把峰顶测量工作完成,这是预备第二方案。

主持人 : 这次我们科考叫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大型、综合体现哪些方面?

康世昌 : 是相对而言,所谓大型、综合,我们一般是说综合,所谓综合,原来我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一直进行的科考都是从某种侧面,某一个方面侧重,比如我们研究冰川变化或者研究冰芯,或者我们在冰川上打冰芯,或者仅仅做一些大气的研究。我们前面谈涉及到好几个内容,主要四个方面,大气物理、化学方面、冰川和生物多样性、地质方面,这四个结合起来基本上算综合性考察,主要涉及,它有好处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在一起科技讨论,采集样本,可以互相合作,他可以采集植被样品,互相合作,不同背景可以互相学习、促进。

主持人 : 组队来看包括哪些队员在里面?

康世昌 : 我们这个队员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就从兰州、北京地质所、地理所、青藏高原所、勘探所等等各个所,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像教育部、四川大学一些教授。另外我们有大量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从这个角度相对而言就算比较大型。

主持人 : 整个科考队由多少队员组成?

康世昌 : 我们前一段时间报出来数字是38个人,后来也有些研究生、博士,中间交替、互换,前后持续90天的时间,这样的话前后可能要40多个人。而且我们有些项目它持续的延续下去,因为珠峰这个地区比较独特,我们有些项目要持续的观察下去,也是科学院支持,青藏高原建立一些长期观测站。

主持人 : 这次从3月20-6月20号这段期间我们队员要上高原,也要到珠峰地区去,最高高度到哪个地方?

康世昌 : 我们这次检测点是6500,我们试图超过6500搜集一些样本,这些样本要是搜集不到,我们跟登山队有协议资源共享,他们可以协助我们6500以上到8848米可以采集一些什么样品。我们这次主要问题在6500米,毕竟我们原先登山老队员,所谓的登山、科考老队员,像我们在6500这里面,我算了一下只有两个人,我和其中另外一个人曾经爬过7000多米,6千多米我是不在乎,今年几个年轻人我很担心,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能把他们带出来。

主持人 : 康教授你本人到6500米做哪些项目?

康世昌 : 我从97年开始到2003年打冰芯,我们拿一个并钻在冰川下来钻下去,把冰芯冷冻状态分析它的化学样品,看它的环境时间变化。

主持人 : 我们这次科考要突破以前的科考,也与以前的科考积累密不可分,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之前的几次科考?

康世昌 : 最简单其实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三次考察奠定整个珠峰地区科学数字的基础,因为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原来这个地区许多方面是空白,比如土壤、整个环境,比如冰川变化、地质、古生物、地球物理,高山生理,前三次考察全都有,它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是我们目前进行科研考察大量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是无法展开的。

同时我们这次与前三次有什么差异?就是我们增加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哪些项目,我们检测大气中的气体,检测一些持久性污染物,这些都是原先没有过的。同时我们在珠峰,比如在6500检测场我们建立气象站,我们查一下大概全世界目前没有这么高的自动气象站,这个地方观测出来的数据也是很宝贵,拓展了我们研究面,跟前三次比较。

主持人 : 这里要回答一位网友的问题。

网友:登山科考可能都要请向导,这次咱们的向导的问题是怎么解决?

辛少华 : 从我们测绘人员,我们希望有一到两名测绘队员能够上到珠峰峰顶,这个肯定也要向专业登山队员一样,他们也要请向导,我们主要想请西藏登山学校,大部分都上过山顶,在这个地方有一些经验,请一些学生,也不排除请一些夏尔巴人,让他们作为辅助的人员协助我们,运输一些装备、仪器。

主持人 : 向导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辛少华 : 专业登山队员他们也会请向导。

主持人 : 回到我们关于这次科考测高的话题上来,关于珠峰高度刚才说了,一直以来就有很多说法。在我们1975年测定8848.13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测量过了,辛司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之前有哪些说法,是怎么得出来的?

辛少华 : 这种东西,可能在我的印象当中,我上小学的那会儿,在很多年以前,那会儿可能在座,你可能不大知道了,那会儿用的数据是8882,在8848之前,大概印度人测量的数据,大概100年以前的数据。1975年中国人正式的组织进行一次比较全面、大规模的很严密的方案做数据之后,公布出8848.13这个数据之后,很快被联合国,国际上有关的组织和大部分国家所认可,之所以能够认可就是因为我们在那之前为止是一个最严密、最科学的方案,有大量的技术手段,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之下,应该是最高的一个数值,所以很快被大家公认。从那之后取代了8882的数字。

主持人 : 可能也走过一个过程,在我们测8848.13之后,不管地理学界、地质学界,或者整个教科文里,是不是还会有一些纷争,或者有些地方不认可,或者又有一些机构和新的登山队测量得出新的数据。我们怎么看待这些数据?

辛少华 : 我们1975年之后,包括中国人在内这些年一直在这个地区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工作,包括搞一些测绘活动。中国从1966年开始真正测珠峰高度,当时组织的规模和方案的严谨性相对差一些,包括1992年和1998年我们都先后在这个地区开展其它的活动同时对珠峰进行测量,但从它组织严密性、科学性方面稍微差一些,我们并没有采纳那个数据。这个期间好多国外的组织,或者国外的个人,他们主要利用登山的这么一种机会,或者以登山为载体带上一些测量仪器,做过一些测量工作,这个数据很多,工作出来的结果也很多,都差不多。

我们认为,从这个方案组织的严密性、科学性和规模上的,因为我们除了在峰顶进行测量之外,这个手段主要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系统,用它来测,我们除了对它进行测量之外,我们还要整个在山角下,整个这个区域开展其它方面的测量工作,包括进行水准测量、重力测量,包括它的测距,GPS仅仅是它的一个手段,所以刚才说我们同时在上面数据测量的瞻标,上面除了测GPS之外,还有棱镜对它进行测距,很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公布出来一个结果。

主持人 : 我们现在还在训练期、准备期,我们希望我们自己组织这次科考测量能够得出一个数字。

我们现在从科学的角度谈一谈珠峰地区整个高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因为之前有些报道说珠峰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的进程加快,导致珠穆朗玛峰的整体高度在降低。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叙说,很多网友不是很理解这样一种说法,首先他就不明白冰川密实化这是什么概念?

康世昌 : 这个问题我原先也是比较感兴趣,后来也查过一些东西。这个报道出来之后,密实化是这样一个,冰川它整体来说它是一个冰,但是真正在高海拔地区它大气降下来没有雨,它是雪,雪怎么变成冰川冰,这个过程叫密实化,所谓密实化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比如在特别寒冷的地区,比如在南极它气温上不到零度,这个时候上浮的雪越来越厚,在重压之后冰雪逐渐变成冰,各种晶体之间减少、缩小,冷形成作用。

另外一种密实化,是融水,温度比较高的话,假设举个例子,白天它消融,晚上冻结,这时候白天的雪消融,晚上冻结,就逐渐形成冰,这是两种过程,叫密实化过程。

网友:从一般的知识上得到,从地质结构运动上来看,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它逐渐隆起,这个速度小段时间来说是微乎其微。是这样吗?

康世昌 : 以我的想法是这样,因为前一段时间,新闻媒体上提到说珠峰下降了1.3米,为什么,因为你要说1.3米下降,从地质运动,地壳运动这方面来说是很难有这种数据。所以我们试图说是不是全球变暖以后,冰顶上气温可能在恒温,但是温度升高以后密实化过程加速了,比如原来2米的雪变成1米的冰,需要一年,或者半年或者几个月,速度加快了,是不是有这个造成。但是这个东西不管怎么说值得商榷了,等到测绘局拿到上面冰和雪的厚度以后才能说这个话。我们解释这个东西,从冰川学的角度、物理学的角度这些也是通的。

网友:什么叫珠峰的高度?

主持人 : 刚才也说到了,珠峰上面有雪又有冰,我想问辛司长,我们是不是找到珠峰峰顶岩石最高处,那就是珠峰的高度?

辛少华 : 所谓的高度,我们总是相对某一个面而言,我们中国人或者我们自己所说的高度,现在我们国家法定的高层基准1985国家高层基准,用了大概40年黄海验潮的数据,考虑其它的因素算定出来的。我们北京平均40米,大概我们北京市平原这一块大概比平均的黄海面高出40米。现在我们测出来的珠峰高度值相对于我们黄海海水面而言的,是这个概念。

主持人 : 刚才说到我们测量的时候都要插到没有雪深直到岩石为止,那么要得到最精确高度,雪深可能会成为测量精度一个关键所在,因为之前我们也听说过1975年我们测量的时候,因为技术有限,我们可能没有插到雪深以下直到岩石。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雪深是什么样的概念。

辛少华 : 珠峰峰顶大家能看到,至少珠穆朗玛峰峰顶是这样它常年被冰雪所覆盖,冰和雪刚才康教授以科学的解释,我们1975年看到的时候,水先只有冰面和雪面,有浮雪,每年跟每年降雪量不一样,或者气侯不一样,雪风一吹就跑了。1975年当时那种条件之下,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上了登山队员,用一根钢钎往下插,直到插不动了为止,当时测出来0.92米这么一个雪的深度。当时插到冰面上面还是岩石上面,也很难给一个很准确的说法。

1975年那一次主要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之下,当时的技术状况、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这一步。

这一次上去,刚才我说,所谓我们想把冰的厚度测出来,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技术手段,用一种雷达,它就可以把雪的厚度和冰的厚度能够测量出来,这样的话,上面有一层冰,我可以把雪面的高度测出来,如果再把雪深或者冰的厚度再测出来,确确实实可以测到珠峰峰顶岩石的高度,我们希望是这样。

主持人 : 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能够测量到岩石,我觉得珠峰峰顶不是一个点,怎么样才能找到最高点,再说这个点现在有没有争议?

辛少华 : 珠峰的峰顶根据上去过的登山队员讲大概是长方形的,面积不是很平,基本上一个面,大概20平米左右这样一个面,珠峰峰顶大概20个平米,是长方形的面。我希望带一排雷达上去,像我们桌子一样,我会利用雷达,我就可以测出几个剖面来,希望我能把珠峰峰顶岩石形状比较准确的描述出来,找出最高,希望这样。毕竟上去的时间,在一般上去大概只能呆40分钟到1个小时,我上去首先把测量的觇标树立起来,进行GPS仪器的观测,还要进行雷达的观测,刚才我还说,想在离峰顶几十米的地方,找到裸露岩石,我上去只有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对于测量人员来说工作量是非常高的,上去一个小时是非常紧张的,有这么多工作等待我们测量人员上去去做。

主持人 : 刚才的问题我想解答很多网友的疑问,很多网友不知道珠峰峰顶是什么样的,看过电视也不一定明白。刚才辛司长、康教授告诉我们峰顶是什么状况,它是一个雪、冰、岩石的组成结构,我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手段能够测量最高的山峰。

这里我想再回到科考这个问题上来,因为有些网友在问。

网友:这次珠峰的科考如何研究南亚次大陆的大气污染,对珠峰地区的污染。

主持人 : 因为这次科考主题是珠穆朗玛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我想问一下全球变化,这个变化指的哪些内容?它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全球变暖这个词,而是用全球变化。另外响应,为什么珠峰地区研究它它就能响应全球的变化?

康世昌 : 全球变化是我们学术上经常说的全球变化,全球变化体现我们老百姓或者普通人能看出来的全球变暖,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大气污染,大气环境变化,这也是全球变化一个内容,全球变暖都是我们通俗能够感受到的。

南亚次大陆对我们污染,这也是包含我们这次科考内容,比如我们了解它的含量金属,重金属里面的铅、汞,青藏高原没有重工业,而我们珠峰地区特别夏季受到南亚季风影响,所以南亚季风来的时候有可能带污染物,我们前面检测的时候也可能检测出来。这次我们经过更多仪器看它污染程度怎么样,到底它有多大程度的污染。但是毕竟这些地区,包括南亚季风能达到珠峰地区。

你说的响应,因为珠峰地区比较独特,我们75年做了综合观测,我们有很多数据,我们假如2005年再做有些相关内容监测看它这个值到底变化没有,如果变化肯定是响应,全球变化整个发生变化,我们珠峰地区独特环境发生变化,这就要响应,我们看它有什么响应,我们综合研究,气侯环境资料等等东西组合在一起,看看珠峰独特区域对全球变成有什么样的响应。

主持人 : 可能刚才你们所说的是我们科考内容里面一项或者一个总体的概念。

网友:请用最通俗的话,这次科考预计会有哪些成果,对生活,对我们以后的认知世界的认识上会有哪些意义和影响?

康世昌 : 我们这次其实我们也是刚开始,当然我们从科学角度很多东西都是基础性的科学,这些东西并不是马上就让大家能理解的,但是有些方面,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说我们排放的大气污染程度到底有多严重。我们也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我们让公众了解这种环境,因为这个地区毕竟是一个比较干净的环境,我们通过介绍一些科普知识,介绍人与自然怎么协调发展,我们生态环境有一些恶化等等,哪些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哪些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我们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我是从这个角度考虑。

网友:请问辛司长,刚才说到我们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已经基本上能够保证测量珠峰峰顶高度的精确程度,但是我们现在从测量它本来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到现在为止测量珠峰的关键问题,或者一些难关还在哪些方面存在?

辛少华 :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现在难关,真正的难关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希望能把运到峰顶的仪器、装备运上去,而且能够正常工作。因为本身这些技术如果在平地,相对不是这么高的地方都是很常识的技术,和最先进的技术,操作最先进的手段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 : 这些仪器包括哪些?它是什么样的仪器?是背起来很重?

辛少华 : 比如我这次带上去有关于测量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刚才我说的我们新做的测量的觇标,它完全是一个标志,供山下面对它进行观测,包括方向,包括它上面有测试仪用的棱镜,包括上面架GPS的天线。

另外我往上带至少两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仪器,刚才我说的要往上带雷达,测雪深、雪厚,这是最基本。当然还有一些其它东西,必要的气象仪器都往上带。我尽可能把每一样仪器装备控制在三公斤以内。

主持人 : 总共多少重量?

辛少华 : 主要装备包括两台GPS,包括一台雷达,包括刚才我说的测量瞻标,除了这些东西还有一些辅助的东西,这几样东西都是要用电池的,确保把仪器能够安全的带上去,同时要确保它电池有足够的电量,能保持足够的工作时间,主要难度在这个地方。

主要难度是登山过程中把装备带上去,而且带上去能够正常工作,在峰顶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数据。

人在上山过程当中有一个大前提,确保安全第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之下我是尽我最大努力去拿到数据。

主持人 : 要说最大难关,它就是人员和仪器安全到达。

辛少华 : 人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 : 我们在说我们得到这个数据之后,如果我们顺利成功,得出这个数据并予以公布会是什么时候?

辛少华 : 这个就要取决于当时天气情况和当时登山情况,以往规律每次登珠峰成功时间大概就在5月10号-20号期间,一般是这样。如果一切顺利成功,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到5月20号能够完成,这是在峰顶。

同时除了在峰顶测量工作之外,在珠峰周围以及邻近的区域做一些控制网,做一些辅助测量工作,这个工作5月底到6月初能够完成全部收据采集工作,把这个收据拿过来之后我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最后经过计算出来一个值之后,因为珠峰高层作为很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要公布我们有一套制度,要报批之后再公布,如果一切顺利,希望这个时间能够公布新的珠峰高层的时候,是在7月底或者8月初。

网友:请问两位专家,能否预测一下咱们珠峰测量之后,它的高度会在多大范围浮动?

辛少华 : 这个是没有办法预测,如果我能预测,我就不会组织这么大队伍冒这么大风险去测了,这个东西没有办法预测。

康世昌 : 辛司长说得很正确,我在网上已经投过票了。

主持人 : 对这个结果还要拭目以待,之前的主观预测可能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数据公布出来会有哪些影响?我们教科书的材料是否有要变更?国外对这个数据又会怎样看待?

辛少华 : 我想这个数据一旦我们测量成功之后,在公布上有关之前我肯定要征求国内外专家进行预测,看我这个分析数据处理研究工作,测量出来这个值是不是最科学、合理,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报批之后,最后国务院同意公布这个数据,至少在我们国内,要引入新的数据了推荐给国际,包括我们一些政府的官方的文件上面,包括教科书上面,就用这个数据了。同样像原来一样我们会把这个数值推荐给国际上一些组织,或者有关国家政府,1975年情况也是这样。

网友:听说珠穆朗玛峰地区附近已经有了网吧?

康世昌 : 2003年的时候,登上珠峰五十周年纪念的时候,那个登山活动是很大的,当时他们电信部门把整个车拉到那个地方去以后,确实在珠峰那能上网,后来拆掉了,临时的。

主持人 : 希望到时候在整个珠峰科考过程中,我们会给广大网友一个及时的、现场的一些报道和图片。在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聊天即将要结束了,我们在此预祝此次珠峰科考、登山、测量都取得圆满的成功。如果有机会,我们想等科考、测量活动结束之后再请各位专家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那时候我们可能有更多的话和更多的故事可以讲给大家听。再次感谢两位嘉宾,和大家告个别吧。

辛少华 : 谢谢。

康世昌 : 谢谢。

主持人 : 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