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南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微观世界”探求 楼南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1999年获中科院伟华教金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78年以来,创建并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建造了大型交叉分子束装置和多套研究设备。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深入探讨了金属原子与多种氧化物的反应动态学,在反应机理、新生产物态分布和能量配置、分子间传能及分子空间取向在反应动态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年近83岁的楼南泉院士在大连化物所辛勤耕耘了近60个春秋。这位资深科学家的名字是与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的: 领导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第一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并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报告传递到国外;培养了大连化物所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在大连化物所第一个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该所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人(与博士研究生孙志刚合写);是十多项国家级、院级奖项的第一完成人……然而,在荣誉面前经常听到楼院士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楼南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所作所为,令化物所人感动并争相学习。
献身科学,成果丰硕
楼南泉出生于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儿时的生活环境,使他较早接触了激进的变革思想和西方文化,从小便萌生了报效祖国的念头。1942年进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1946年大学毕业, 随即被当时的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聘用,从事化学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量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26岁的楼南泉毅然离别美丽的江南水乡,北上大连,历经一个多月的陆海颠簸,来到刚刚组建的大连化物所(当时是大连大学研究所)。跟随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张大煜教授,打开了尘封的研究所的资料室和实验室,着手建立化学专业研究的基础。从此,楼南泉就在大连扎下了根。大连化物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是和大连化物所联系在一起的。
楼南泉早年主要从事催化反应、催化理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石油燃料短缺,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使石油产品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楼南泉急国家之所急,与张存浩院士合作,共同主持和承担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获得成功。此项成果获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级)。大庆油田的开发,我国石油的自给,使这项成果成为一项技术储备。60年代,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他们又合作主持了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和配方的研究,该项成果获国家国防科研荣誉奖章。70年代,他又与合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反渗透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78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年过半百的楼南泉回到了研究岗位。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研究比较落后,他凭着科学家的敏锐思维,觉察到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国际上备受重视的新学科,但由于其耗资大、风险大、难度大,因而这一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在我国还无人问津。楼南泉以非凡的气魄和决心,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在大连化物所组建并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分子束反应实验装置,开展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的研究。1979年,他和曾宪康首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第一次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传递到国外。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他被聘任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常任)。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带领全室人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了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获得了一批令人兴奋的结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荣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8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实施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为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已过花甲之年的楼南泉往返穿梭于大连、北京之间,奔波于海内外,广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新信息、新动向,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建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理想成真。该重点实验室由大连化物所与北京化学所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大连,楼南泉任筹建组组长,直接领导并参与自行建造了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分子束-表面相互作用、束源可转动的团簇、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和时间飞渡质谱等大型装置,为日后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2年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验收,1994年系列实验装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楼南泉还受聘担任了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学术领导小组组长,联合国内几个主要研究单位和重点大学出色地完成了该项计划,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该项目在结题时,令人信服地被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1992年开始,70岁高龄的楼南泉院士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牵头组织国内有关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七个单位,共同承担这一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结题时这项研究被评为优秀。在分子传能规律的研究、原子分子理论、光谱和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并在国内出版了论文集。
培养学子,倾注心血
楼南泉认为,优秀人才是实验室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科研创新的保证。正因为如此,他不顾年事已高,仍在孜孜不倦地为培养年轻一代倾注心血。
楼南泉从1960年就开始培养研究生。80年代,他培养出大连化物所第一位、也是国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共指导培养了硕士15名、博士20余名。他们中不少人目前仍然活跃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并已成为该领域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楼院士的学生提起自己的导师,都十分敬佩地说:“楼老师从不以导师自居,而是强调他与我们在学术上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争论,以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用楼老师的话则称为“教学相长”。楼院士说:“导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懂”,每当他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学生,修改文章时也往往与学生一起磋商。楼院士的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学风深深感染着他周边的年轻人。
“楼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不仅在研究方向上给予指导,在研究课题上也提出具体意见,供我们选择。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常常出现在实验现场,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楼老师在现场与大家的学术讨论,使在场人受益匪浅。对于学生的每一篇论文楼老师都仔细审阅,从内容到文字均作认真修改,数据逐一核对,一丝不苟……”学生们谈起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触颇深。
楼院士在工作上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而在生活上却非常关心他们。有位博士生的爱人在外地工作,楼老师得知后积极帮助联系调动, 最终解决了他们的两地生活, 使这位学生更加安心搞科研。 这名博士生毕业后留所工作, 已成为学术骨干,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由楼老师指导的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中, 有2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人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奖励,并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以及其他各类冠名奖、国家级、院部级奖励约20项。
2004年,他指导的博士生孙志刚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及大连化物所“人才贡献奖”,对于一名在读的学生来说,这一突出的成绩固然与他的基础、能力、努力程度有关,但导师的精心选题、悉心指教、严格管理也起了重要作用。楼院士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以其深厚的积累和一个科学家的敏锐目光,瞄准了“可以利用分子强场效应来实现控制化学反应”这一前沿研究领域,为孙志刚选定了博士论文的基本方向、范围。可以说,从一开始,导师就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把他推到了激战的前线去迎接挑战。
楼院士在查阅有关文献时注意到,美国伯克利大学的Blackwell等人发表在《Chemical Physics Letters》上的一篇文章,备受瞩目, 而文中却未给出任何相关理论证明。由此, 楼院士选择了NO作为模板分子,试图从理论上澄清:实际情况是否真如Blackwell等人说的那样,可利用强激光场来控制化学反应?孙志刚跟随导师在迷雾中探索,他始终把楼老师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三老四严”作风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每天早来晚归,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他把能挤出的时间都用在了攻克难题上。功夫不负有心人, 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后, 他们终于发现Blackwell的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2002年7月,孙志刚执笔将所得结果投稿到国际重要学术刊物《Chemphyschem》。 该文一经发表,便有数人来函索要抽印本,并被引用六次。可以说它在理论和内容上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楼院士为学生的奋斗之路打开了一扇扇大门, 而学生则以导师为榜样,沿着这条崎岖的小路奋勇地攀登着……
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楼南泉在20世纪50年代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47年党龄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在他的心目中,永远不变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他看来,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因而,他时时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的党性和修养,在“小事”上处处体现出他的崇高境界和优良品质。
尽管楼院士已过80高龄, 但凡是所党委组织的各项重大活动, 他都积极参加。几年前所党委组织的“七一”歌咏比赛大会,当时楼院士身体不太好,有人建议他不去参加,但楼院士却认真地说:“那不行, 因为这次大会内容不单纯是歌咏比赛,还有表彰优秀党员,新党员入党宣誓……”楼院士执意参加了会议,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就所内某项党的工作专程到负责党务工作的同志那里反映自己的意见,当这位同志建议他去找党委领导反映时,他却说:“不,你负责组织工作,我就应该向你反映。”正因为如此,他可以每月追着组织委员交党费,组织委员对他说,以后不用您来交,我会找您收的。他却说:“从来都是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党费,哪有组织找党员收党费的道理?”
让实验室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几年前的一件事,也体现了楼院士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一天下班后,楼院士发现三楼会议室房门大开,窗户敞着,灯光明亮……原来当天下午全室人员会议结束后,都“扬长而去”,没有一人检查门、窗、水、电……楼院士对此事进行了严厉批评。他指出,“节约中国”人人有责,这里不仅有一个浪费的问题,还有安全问题……这件“小事”体现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感,令大家钦佩,此后再没有发生类似问题。
楼院士常说,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襟怀坦白,实事求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矢志不移。“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蹲“牛棚反省”的半年间, 在被“下放改造”期间,他仍坚信党的政策,顶着“四人帮”的压力,坚持搞科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目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积极投身参加,一如既往地“高标准,严要求”。他深刻剖析自己的党性,认真查找不足;为了更好完成党委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知识竞赛答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他没有索要标准答案,没有和其他同志讨论,而是执著地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地思考有关问题,直到深夜1点多钟。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时,他为了找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上的讲话原文,在周末专程从家里来到单位,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同志非常感动,要知道,楼院士已近83岁高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一次重要的学习活动,楼院士不仅身体力行、坚持认真学习,同时为年轻党员和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上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