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厚植基础十分重要。
厚植基础需要加强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我认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出现“卡脖子”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基础科学研究薄弱。需要我们针对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给予重点基础学科更多倾斜,持续加大投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制定基础科学领域科研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我相信通过实施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自主权和课题选择权等举措,能引导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做研究,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厚植基础需要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补齐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短板,要坚持从教育抓起。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培养面向未来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是主动满足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主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主动满足未来社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说,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按大类培养,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面向海内外持续加大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培育力度,让最优秀的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学生。与此同时,要加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效连接,高考改革要发挥好导向作用,更加重视数理教育,让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实现厚基础的贯通式培养。
厚植基础需要打造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湖北是科教大省,具有雄厚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武汉作为承载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和实力,目前已建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武汉生物安全(P4)实验室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大学正在大力推进“武汉光源”建设。希望国家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中,重点向中部地区倾斜,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国家实验室等,建设这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对于会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窦贤康,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