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复杂,对于不同的地貌应该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说。她建议,应积极实施黄土高原治理的“26字建议”:“塬区固沟保塬、坡面退耕还林草、沟壑治沟造地、沙区退林还灌草”,并将其提升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略。
据悉,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当前国家实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核心区域之一。周卫健介绍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黄土高原治理经历了从以“沟道打坝淤地和坡面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工程治理到以“退耕还林草工程”为主的生物治理的历程,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周卫健指出,通过跟踪研究、调查发现,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推进,黄土高原不同地质单元出现了耕地面积不足、局部地区人—粮矛盾突出、塬面破碎化等现象,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利。
通过考察以及过去数十年治理历程的梳理,周卫健提出,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是未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大方向。她还建议将“26字建议”提升至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略。“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提升和总结,以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科学指导。”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