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300吨级河口浅水型科学考察船“创新二”号在山东蓬莱正式交付使用,将重点支撑长江口及其南北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观测和现场模拟研究。中科院、烟台市、蓬莱市,以及项目法人单位、承建单位和兄弟院所等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和嘉宾出席交接仪式。
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高级工程师张红松、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轰、海洋所所长王凡分别致辞,中科院海洋所党委书记王辉主持仪式。
“创新二”号由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承建,是一艘适用于长江口附近河口浅水区和近海区的小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配置常规水文和生物绞车、专业信号传输绞车,具备对河口和近海浅水区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化学要素观测和采样能力,兼具水文、地质、气象等其他学科的观测和采样能力。同时,“创新二”号科考船还配置渔业资源调查用渔具的起放网设备,具备基本的渔业资源调查能力;配有干性实验室和湿性实验室,具备简单生物、化学样品处理和分析能力;配置船载定位系统、船用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等。
长江口邻近海域一直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但长江口邻近海域目前尚无长期观测台站,观测资料大部分来自针对特定科学问题的海上调查,很难做到实时、长期、连续的观测,获得的数据资料也难以实现开放共享。“创新二”号科考船作为海洋所长江口生态站的重要观测平台,将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环境、水文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及重要生态环境要素的长期观测,将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2015年,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正式启动建设,随着“创新二”的交付使用,现已经拥有“科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四个系列的10艘科考船,建成了由“发现”号缆控无人潜器、“探索”号无人自治潜水器、“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等组成的国际一流的海洋装备体系,在我国海洋探测研究领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王凡和王轰代表双方签订交船议定书
仪式现场
“创新二”号科考船
“创新二”号科考船甲板
“创新二”号驾驶台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