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2017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2017-08-23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8月20日至24日,在中国科协的资助下,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主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承办,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兴大学、5.12汶川特大地震博物馆、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管理局等协办的“2017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9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水土保持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含台代表44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玉杰主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致欢迎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吴斌、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段锦浩分别致辞。

  中科院院士、成都山地所副所长崔鹏,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段锦浩,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牛崇桓等5位专家分别作了“泥石流全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及风险分析”、“台湾水土保持计划审查与检查”、“中国坡地灾害与水土保持防治实践”等特邀报告。

  本次会议以“水土保持与坡地灾害减灾”的主题,设立了“水土流失机理与防控技术”、“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坡地灾害链特征”和“大规模崩滑灾害链”四个分会场。大会共收到78篇学术文章,69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交流,内容涵盖水土保持技术、坡地灾害风险分析、监测预警,坡地灾害防治技术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壁报的形式展示了12篇学术论文。此次大会学术交流氛围浓厚,特别是大规模崩滑灾害第四分会场互动交流活跃。会议期间,通过两岸权威专家共同评审,共选出27篇优秀论文进行表彰。

  23日至24日,与会专家学者还赴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北川5.12地震遗址、北川典型地震次生崩滑灾害点进行专业考察,进一步了解汶川地震后震区水土保持与坡地灾害研究与防治工作。

  此次年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两岸水土保持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促进了各单位和代表间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增进了两岸青年学者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营造了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科研氛围,将有力促进两岸水土保持和坡地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大会开幕式

大会主会场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