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地球数值模拟装置”项目正式启动

2015-06-29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字体:

语音播报

  6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项目(简称地球数值模拟装置项目)正式对外宣布启动。这项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中科院重点部署的项目,被形象地称作解读地球计划”。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迟学斌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了特邀报告。 

  “地球数值模拟”就是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计算,从而认识和再现地球系统的过去和当前状况,并预测未来。 

  作为对地球自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数值模拟装置”集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工具、支撑技术、地球数值模拟应用软件等于一体,可以用于还原或预测地球自然变化过程,将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科研装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对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是有着示范和指导意义的,在性能提高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能耗是未来即将面对的一大挑战。” 

  “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将建立面向地球科学的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两个平台,在基于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并行软件支撑框架下,开发出地球系统模式和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模式,建设新一代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并开展预测试验,同时开展关键区域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试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士曾庆存表示:“不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很难说是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以往的靠数理的公式化求解“已无济于事”。在本次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上,还表示:“资料和模型是研究环境变化的两个重要基础,而现阶段利用模型进行计算,来保证国家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补充道:“‘地球数值模拟装置’是一个可以生产效益的装备,长期积累的数据加上精确的模型分析,将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重大的贡献。” 

  地球系统模拟技术不仅是一项战略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地球科学研究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家们应对全球变化、减灾防灾、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必不可少的科学支撑。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