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林元培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举行

2015-04-13 紫金山天文台
【字体:

语音播报

  4月10日上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何梁何利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举办的“林元培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隆重举行。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员会主席、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张丽萍,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逸波,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上海市政总院董事长汤伟及有关单位代表、媒体记者等约150人出席了大会。

  命名仪式和学术报告会,分别由寿子琪和段瑞春主持。命名仪式上,刘旭宣读贺信,朱丽兰讲话、并向林元培颁送“林元培星”命名铜匾,段瑞春致辞、并宣读“林元培星”国际命名公报,张丽萍致辞、并向林元培颁送“林元培星”命名证书,徐逸波、汤伟分别致辞,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秘书长汪琦为“林元培星”命名铜匾揭幕,“林元培星”发现者代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站长赵海斌介绍了“林元培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并向林元培赠送“林元培星”运行光盘。

    张丽萍在致辞中表示,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0230)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已正式命名为“林元培星”。从此,林元培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镶上了太空星辰,将永载天文史册!林元培在命名仪式上回顾自己几十年的设计经历,他深深体会到创新是唯一的出路,表示将沿着这方向不断向前,在有生之年继续努力创新,为将上海市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而努力。

    赵海斌介绍说,“林元培星”是紫金山天文台用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这台通光口径为1.04米的施密特型望远镜,具有大视场、强光力的特点,配上高灵敏度的CCD探测系统,具有快速探测移动天体的能力,是我国目前光学成像巡天领域里探测能力最强的望远镜。2007年9月11日晚,研究人员将望远镜对准黄道带双鱼座时,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当时它离地球1.94亿公里。国际小行星中心即日给予2007RF119的临时编号,后续得到了美国林肯实验室、Lowell天文台、莱蒙山天文台、卡塔琳娜天文台、Steward天文台等5个天文台站的多次观测证实,并进一步计算出它的精确轨道等,完全符合国际上新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所需的条件。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3月给予210230号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和紫金山天文台于2014年6月达成合作备忘录,由何梁何利基金向紫金山天文台提名推荐、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申请,为200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者林元培命名小行星。这项申请于2015年1月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发现的210210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林元培星”。林元培生于1936年,福建莆田人,上海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斜拉桥和拱桥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创造出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世界纪录,成为在中国建成最大跨度钢箱拱桥的第一人,1989年由建设部批准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他领衔主持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和嘉陵江石门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等均屡创世界领先水平。

  命名仪式后,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季江徽,从太阳系概况、太阳系行星探测、我国的探月工程,以及未来开展小行星深空探测设想等方面作了题为《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的学术报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作了题为《群体高层天空城市的设计构想》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后,江欢成和季江徽分别与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

朱丽兰向林元培颁送“林元培星”命名铜匾

张丽萍向林元培颁送“林元培星”命名证书

杨捷兴、汪琦为“林元培星”命名铜匾揭幕

赵海斌向林元培赠送“林元培星”运行光盘

林元培讲话

打印 责任编辑:麻晓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