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工作动态
光明日报叶培建:深切怀念良师杨嘉墀先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6-27 【字号: 小  中  大   

    6月11日下午两时,得知杨嘉墀先生已驾鹤仙去,十分悲痛,夜不能寐,成挽联一副:“出吴江,学哈佛,归国效力,八十七,做人做事皆楷模;精仪表,掌自动,再领信息,八六三,两弹一星建奇勋”。

    我和杨先生都是江苏人,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湖州度过的,这座城市与杨先生出生地和少年读书时的江苏吴江震泽镇仅一河之隔,同为丝绸之乡,我和杨先生也算上同出一地。因此,在工作之外也有些交谈与沟通,对他工作之外的情况也有些了解。现在,已有不少书籍、刊物登载了关于杨先生的文章,论及他的业绩与品德,我只是写出一些自身亲历的小事,从中可见先生的为人,也是我对他老人家的一片哀思。

    我是1968年分配到北京卫星总装厂工作的,与杨先生所在自动化控制研究所同属一个研究院,两单位毗邻而居。那时我院正忙着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自动化控制研究所与北京卫星总装厂的人员有许多接触,从他们口中我知道所里有两个从美国回来的大专家,其中一个就是杨先生。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规划的制定,领导并参加了这颗卫星姿态控制和测量分系统的研制,是我国卫星研制的开创人之一。

    到了1978年,我考取自动化控制研究所的研究生,接着又考取了出国读研的资格。那时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去美国读书,杨先生根据当时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对敏感专业的限制,建议我去欧洲学习。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改学法语去瑞士学习。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杨先生的这一建议对我非常有益。我在国外读书5年,在这5年中,杨先生因工作之故来看过我。1984年,杨先生来日内瓦开会,那时他已是60多岁的人了,以航天部总工程师的身份,独自一人乘火车来到我所在的纳沙泰尔,来研究所听了我的工作、学习汇报,还到实验室看了现场演示,给予了鼓励。那天,他没有时间游览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就匆匆乘火车返回了日内瓦,令我十分感动,所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都因我有这样的好师长感到羡慕。1985年回国后,我调到自动化控制研究所担任计算机室主任,得知我所第一台计算机——“王安机”是杨先生在美国时的同窗好友王安先生赠送的,而且机器中的存贮装置正是杨先生的发明专利。

    1988年底,我调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任计算机信息化副总师,协助一位院领导主管信息化、计算机工程工作。杨先生是前任总师,这时他虽不在位,但对这项工作十分关心。每当他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或拿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就从大楼的西头办公室走到我在东头的办公室,亲自向我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从不打电话叫我过去,尽管他走起路来不是十分方便。我担任型号总设计师之后,他也处处关心我的成长,经常给我提出意见和忠告。记得他最后一次给我提建议是在2005年春节前的一次月球探测会议上,他要我“重视电推进技术,这对深空探测是十分有意义的”。现在我们已组织人员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2000年,当我任总设计师、总指挥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杨先生又与闵桂荣、屠善澄两位院士一起联名推荐我申报国际宇航科学院通信院士的资格。2002年,他又亲临发射基地视察我们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把我带到对他的思念之中。照片中的杨先生仿佛仍在向我提出建议,可惜以后再也听不到了。呜呼!我痛失一位良师,国家痛失一位战略科学家。损失不可弥补,作为学生辈的我,只有更加勤奋地工作,完成好自己担纲的嫦娥一号卫星任务,争取发射成功,以此告慰杨先生的在天之灵吧。

    (作者: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

    链接:以功勋科学家的高尚品格为镜

    光明日报

    杨嘉墀先生的逝世,使“863”计划倡议者的功绩再次被人提起。事隔20年,这一功绩依旧光彩四射。同样光彩四射的还有功勋科学家的品格,而这体现在很多小事上。

    比如,提出倡议的细节始终无法搞清。提出有关“863”计划倡议的是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他们都是获得“两弹一星”奖章的功勋科学家,但在提出倡议的一些细节上说法不尽相同。为了弄清楚这些细节,一些有幸采访过这些科学家的人没少想办法,可始终难以弄个一清二楚。

    其实,“责任”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有人根据线索,写成是陈芳允首先找王大珩商议,陈芳允看到后提笔把这句话删去了,他说过去的事记不清了,事情是大家一起干的,不要分什么先后。有人向杨嘉墀问起来龙去脉,杨嘉墀更是一个劲儿地说别人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对自己的作用则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他说这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没必要大书特书。结果,在一本杨嘉墀的传记中,这部分章节记满了别人的功绩。

    这些功勋科学家对个人名利马马虎虎、不置可否,对祖国的事业却是一丝不苟、全力以赴。新中国成立初期,年轻的杨嘉墀在美国已小有名气,洋房、汽车、钢琴、家电,各种时髦的东西悉数拥有,但再优厚的待遇也不能阻挡他回归祖国的决心。回国后,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不计得失,殚精竭虑,一直工作到大脑失去知觉的那一天。

    他们之所以对个人得失马虎,不是他们算不清,而是他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荣,以见利忘义、危害祖国、损人利己为耻,不屑于追求个人利益。

    国家大事清楚,个人私事马虎,清楚与马虎之间见品格,体现了功勋科学家淡泊名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品格。

    有了功勋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和精湛的科技素养,有一支具有献身精神的国防科技工业队伍,我们的国防建设才能从无到有地迅速壮大起来,才能有“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才能为祖国赢得和平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大多数科学家恪守科学道德与良好学风的同时,科学界也面临着学术失范、学术造假和学风浮躁的挑战,科技工作者正面临着考验。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不妨以功勋科学家的品格为镜,遇事照照自己的言行,以此发现自己的差距,督促严格自律。

    在前不久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的主要素质和品格,共有六条,第一条就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这些素质和品格在杨嘉墀等功勋科学家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的品格是值得每个奋发有为的年轻科技人员精心保存的“镜子”。

    有志气、有抱负的科技人员应该继承、发扬功勋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