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天文联合组织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南极天文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出席签字仪式,并会见了澳大利亚天文联合组织非执行董事、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Brian Schmidt。
詹文龙首先对Schmidt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澳两国在天文学研究上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历史。2006年以来,通过中科院和国家海洋局的共同努力,中国南极天文研究发展迅速,试验和研制了以CSTAR、AST3为代表的天文望远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利用在支撑控制平台上的优势参加了合作。詹文龙说,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开展南极天文研究上拥有便利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的科技积累,本土拥有一批重要的天文观测设备,与中国南极天文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可以取得更多的天文研究成果。因此,签署关于南极天文合作谅解备忘录符合中澳双方天文学家的共同利益,也是进一步加深合作的需要。
Schmidt对中科院批准签署合作备忘录表示感谢,并回顾了中澳两国天文学家在南极天文方面开展的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他说,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地理最高点冰穹A建立昆仑站令人钦佩。中国天文学家抓住机遇,在这一极可能是地球上最佳天文台站建设地区开展天文研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天文学家通过研制支撑控制平台给予了积极的协助,做出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工作。Schmidt表示,澳大利亚国内的天文设备对南极望远镜的后续观测非常重要,合作备忘录签署之后,中澳两国将在南极天文研究方面通力合作,争取获得更大成就。
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与Schmidt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该谅解备忘录,中科院与澳大利亚天文联合组织将在南极天文领域开展合作,在未来四年内共同利用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澳大利亚的天文设备进行天文学研究。
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有关负责人和中澳双方天文学家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
中科院与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将通过进一步讨论,在近期完成中科院与澳大利亚天文学领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詹文龙在签字仪式上讲话
签字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