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报道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生态监测技术研讨会与培训班召开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局(筹) 发布时间:2013-08-05 【字号: 小  中  大   

7月29日至31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CNERN)生态监测技术研讨会与培训班在甘肃张掖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CERN科学委员会秘书处、CERN/CNERN综合中心、CERN水分分中心、土壤分中心、大气分中心、生物分中心和水体分中心联合主办,寒旱所临泽站和黑河遥感试验站承办。来自中科院、国家林业局、农科院、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近70个生态站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包括三个部分,(1)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展望与交流大会:介绍CERN长期监测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展望,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数据挖掘经验和生态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等;(2)水分、土壤、大气、生物、水体等5个监测专题技术培训和生态系统监测数据管理专题培训;(3)生态监测技术能手展示大舞台,开展监测科技人员的监测技术与方法的展示与经验交流。 

冯仁国副局长作了题为“CERN发展的基石——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控制实验、数据质量”的大会报告。介绍了CERN的起源与现状,阐述了CERN长期观测的意义,强调了数据质量是CERN的生命线,展示了CERN各站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强调了监测人员的责任与使命。鼎湖山站站长周国逸、红壤站站长孙波,结合生态系统生态过程长期监测研究工作积累,探讨了长期监测数据挖掘方法和联网研究数据分析案例。CERN中心/分中心负责人就长期监测规范技术体系、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数据共享与信息化管理作了系统的介绍。

在首届CERN/CNERN生态监测技术展示大舞台上,近30名生态站监测科技人员作了有关监测技术研发、采样与调查方法改进、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等技术研发和方法探究的报告,报告生动、实用,得到评委和科技人员的好评。

CERN中心/分中心专业技术培训班按照水分大气组、生物土壤组、水体生态系统组和信息系统与数据管理组4个专业组开展培训,各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解生态系统水、土、气、生、水体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同时展开热烈讨论。大会和培训班结束后,各中心/分中心组织监测科技人员在黑河遥感站和临泽站分别进行了遥感监测技术、农田和荒漠生态野外实习与现场考察。

本次会议增进了CERN/CNERN技术团队成员之间交流与互动,加强了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技术交流和长期监测数据挖掘的平台作用,通过会议创建了一个监测技术能手展示的舞台,推动了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临泽站现场实习与考察

大会现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