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早在2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纪,它们的近亲就在长江中生存繁衍。东汉许慎(公元58年-148年)在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有“鱼(即江豚)出九江,有两乳”的记载。
我国对“活化石”江豚的科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在中外有关学者专家的呼吁推动下,我国第一个长江江豚保护区――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在安徽铜陵建成并投入研究工作。
十多年来,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围绕着对江豚的活捕、饲养、繁殖和栖息地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最近,经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艰辛的江上活捕
科研需要江豚活体,于是得实行活捕。
在浩渺的长江里活捕江豚,是件非常艰苦而又十分危险的工作。捕豚周期一般为120天左右,研究人员得每天在江面上注视江豚的出现,日出启航,日落返港,与渔民窝居小船上,膳食简朴,生活单调。捕豚季节每年都在春末夏初,此时正是长江上灾难气候多发季节,有时瞬间黑云压顶,狂风大作,大浪滔天,如不及时躲避,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然而,大家都怀着保护濒危物种的责任心,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着。
江豚回声定位系统非常发达,对各种声音相当敏感,加之它又是江中潜泳高手,活捕江豚非常困难。开始的几次围捕,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不是江豚逃逸,就是网住后起不了水。后来改用自织的三层刺网,既能防止江豚冲撞逃逸,又不致于伤害豚体;又改时速15公里的渔船为时速40公里的塑钢冲锋舟,以达到快速下网围捕,结果成功率大大提高。
消除江豚的应激反应
活捕是为了实施迁地保护。
捕上来的江豚对于新的环境及人有种恐惧感,表现为呼吸急促,行为烦躁,拒绝进食,甚至撞击障碍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护区科研人员根据国内外迁地保护的经验以及长江江豚的具体生活习性,先是把活捕的江豚仍用网围养在长江江滩水域内,直到它们能够接受人工喂食。再转移至暂养池,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最后在长江沙洲选择类似长江环境的夹江,作为江豚的半自然饲养基地。以上三种迁地保护方法,使活捕野生江豚逐渐消除了应激反应。
2002年,有两头江豚突然出现呼吸道咳嗽,科研人员翻遍有关文献都查不出病因,最终在中国鲸类研究专家、亚洲淡水豚学会会长周开亚教授的指导引荐下,与台湾台北水族馆高级兽医师陈德勤取得联系,把江豚咳嗽声音用MP3录音功能录下,发E-maik传到台湾,通过远程会诊,终于找到病因给予了及时治疗。
近年来,该保护区不仅创造了国内江豚迁地保护饲养周期最长的纪录,而且江豚在自然状态下交配繁殖成功,雌豚“姗姗”先后在2003年和2005年生下两胎幼豚。
实施栖息地保护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保护区的研究人员知道,迁地保护对抢救濒危物种效果是有限的,对濒危物种栖息地实行保护才是根本办法。
于是,他们对保护区内的物种栖息现状、江豚现有资源和致危的各种因素等进行了10多次全面调查,提出了栖息地保护的政策和措施。还围绕保护江豚,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建立了江豚水族馆,将其确定为安徽省环保教育基地、安徽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及铜陵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还与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10多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做到信息共享。在保护区的核心江段聘请当地渔民作为观察员,先后及时救助受伤搁浅江豚4头以及中华鲟、胭脂鱼100多条次。
链接
近几十年来,由于船舶密度增加、工业废水污染、渔业过度滥捕等等原因,致使江豚的种群和数量都在急剧下降。1993年6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豚保护国际会议发出呼吁:加强长江流域淡水豚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公布的濒危动物红色目录,将江豚列为濒危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