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研究发现:最早黑洞生长于宇宙12亿岁时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常丽君 发布时间:2010-12-31 【字号: 小  中  大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7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哈盖·海茨尔教授和他的学生本尼·特拉克顿布罗特最近研究证实,最大质量黑洞的第一次迅速生长发生在宇宙诞生约12亿年的时候,而不是以前认为的20亿年—40亿年,且生长速率很快。研究结果将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包括银河系在内的宇宙中大部分星系都有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其质量范围从100万—100亿个太阳那么大。黑洞处于“活跃”期时,大量气态物质落入其中并发出辐射。为了发现黑洞,天文学家们寻找了大量发自这些气态物质的辐射,并认为使气态物质“落入”大质量黑洞是黑洞的生长方式。  

新研究所依据的观察资料来自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地基望远镜:位于夏威夷毛纳科山顶的“双子北”和智利塞罗帕拉那的甚大望远镜矩阵。根据望远镜上的先进仪器所获得的数据显示,当宇宙达到12亿岁时,黑洞处于活跃期,此时只有后期所观察到的最大质量黑洞的约十分之一大小。然而它们的生长速度要比后来几次活跃期快很多,研究人员据此估计,这次生长也比后来几次更早得多。

研究小组还发现了最早产生的第一批黑洞,它们在宇宙只有几亿岁时,就开始了全盛生长过程,它们中很多只有太阳质量的100倍—1000倍。这些黑洞和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也有关联。根据观察资料,他们发现在第一个12亿年的生长期之后,还有下一个生长期,持续了仅1亿年—2亿年。

7年来,特拉维夫大学一直在追踪最大质量黑洞的进化,并将其与包含黑洞物质的星系的进化进行对比,新发现成为7年来最重大发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