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 CFP
10日7时7分,师昌绪先生逝世的消息像一声闷雷传入耳中,一位受人敬重的科学大家离开了我们。
虽然,几天前在中国工程院采访,就已经得知先生身体状况很不好,但是,大家都在祈祷先生能够闯过这一关。
奇迹终未出现。先生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先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随遇而安。但是,熟悉先生的人都知道,老人之“遇”,皆为祖国所需;老人之“安”,尽是殚精竭虑。
先生曾说过:“我现在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总是在想事。有事干,人就充实。”是的,科技界都知道,直至耄耋之年,如无特殊情况,先生每个工作日都在坚持工作,依然会为国家新材料研究攻关不遗余力,依然会参与国家的科技战略布局,依然亲自为青少年作一些大型的科普讲座……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96岁辞世,较常人已是高寿,但却让世人有万般不舍。对先生而言,他又何尝舍得,对祖国,对人民,对科技界,他还有那么多事要做,有那么多话要说!
这般高龄,为何还执着于祖国的科技发展?“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2010年1月,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深情流露,他的中国梦就是发轫于此。要让中国强盛、强大,是他的信念,一直激励他前进,终生未变。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先生被列为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留学生之一。为此,他曾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求助,经过艰苦斗争,他终于在1955年得以乘坐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踏上归国旅途。那年,先生37岁。
回国后,先生选择到当时生活比较艰苦的沈阳中科院金属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干就是30年。可是,条件艰苦又算得了什么?“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他一生所遵循的第一要义。
正因一生执着于此,他的努力不仅奠定了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基础,还开拓了我国材料腐蚀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的材料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材料。1959年,先生开始了铸造合金做涡轮叶片的研究,并取得创新成果。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歼击机问世,而合适的航空发动机却没有着落,当时大家一筹莫展。北京航空研究院负责材料与工艺的荣科总工程师大胆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在先生主持下,金属所100多人参与技术攻关,克服了很多困难,从实验室到试车、试飞,直至在工厂批量生产,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正是这些科研成果,直接促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了两个台阶,即从变形到铸造,从实心到空心。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铸造气冷涡轮叶片的发展。
1983年,先生上书国务院,建议加速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后被列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后该发动机投产,就是今天已批量生产的“太行”。2010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获奖后,为了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先生组织上百名院士和专家经过半年多的讨论和调研,报给国家一个项目。最后,国家在已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外,又加入了一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先生为了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对材料腐蚀数据的重视,便是最典型的一例。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先生早年对“重视金属腐蚀研究”的奔走呼吁,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得以筹建,他还几度挽救陷于困顿的中国金属网。事实上,在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中,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
早在1982年,出于对国家工程科技发展的高瞻远瞩,他和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四人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文章。1992年8月,先生联合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一起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经过曲折的筹备过程,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
生前,先生担心科普工作不力将使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兴趣,使我国科技人才遭遇“断代”。他提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小孩几乎人人都想当科学家。可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
“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这是先生与夫人郭蕴宜合写的《寻梦》长诗中的最后两句,也是先生一生为祖国所需而殚精竭虑的真实写照。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4-11-11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