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国发现典型埃迪卡拉生物群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发布时间:2014-03-17 【字号: 小  中  大   

化石发现现场工作情况

课题组成员合影

埃迪卡拉生物分子

三峡地区典型的埃迪卡拉化石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哲、周传明等在三峡地区灯影组的碳酸盐地层中,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典型分子,总体面貌可以与纳米比亚、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地区的相比较。
  埃迪卡拉生物群是“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埃迪卡拉纪最为独特的宏体化石生物群,它在早期宏体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该生物群自194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大约30个地区发现,但长期以来,在中国一直未发现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
  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此次发现具有重要价值——三峡地区所发现的埃迪卡拉化石产自海相碳酸盐中,而已知的世界其他地区产出的埃迪卡拉化石多以印痕或铸模形式保存在碎屑岩中。这个发现不仅拓展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分子的地理分布和地层分布,也使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生存空间拓展到了整个海洋。
  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此次发现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典型的海生宏体生物,从而否定了一些学者提出的埃迪卡拉生物群“陆生生物假说”。新发现还为探索埃迪卡拉生物群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包括取食方式、生态空间和底质竞争等)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3-17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