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冷泉:海底“沙漠中的绿洲”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广立 发布时间:2013-07-26 【字号: 小  中  大   

“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拍摄到的毛瓷蟹和贻贝。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蛟龙号”先后两次下潜南海冷泉区进行科学考察作业,顺利取得冷泉区大量生物和地质样本,“冷泉”也从冷冰冰的深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热”了起来。

冷泉并不是真的“冷”。研究证明,冷泉的温度并不低于其所在海域海水的温度,甚至略高于该区域水温。可为什么人们叫它“冷泉”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冯东从事冷泉活动研究已近十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冷泉”是相对于海底另一流体活动“热液”(热液真“热”,有时甚至比海水温度高出二三百摄氏度)而言的,英文称为“Cold Seep”。

1979年,美国人将第一次发现生长有重晶石和管虫的海底流体渗漏区域,称为“低温热液”;1983年,美国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陡崖3200多米深的海底确定了第一个冷泉,才为其正名。而在我国,直到2002年,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多福才首次将冷泉的概念引进中国,并将“Cold Seep”翻译成“冷泉”。

算来人类对冷泉的认识仅仅三十余年,在冷泉面前我们还只是个小学生。不过,也正是因为人类在冷泉面前展现出小学生般的好奇和探索欲,冷泉活动研究迅速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尽管,目前冷泉研究仍属于基础研究领域,人们却早早地构想了从冷泉研究入手开发海底资源的远景。由于甲烷冷泉属于常见的冷泉类型,了解不深的人们提起冷泉总是能联想到大名鼎鼎的可燃冰。冯东告诉记者,天然气水合物并不是冷泉特有的标志物,碳酸盐岩才是。

“甲烷在上升过程中被微生物转化成碳酸氢根,它与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碳酸盐,进而形成碳酸盐岩。至于可燃冰,只能说冷泉是它的标志之一。”冯东解释道。

“不过,不排除有些冷泉区储藏有大量可燃冰的可能性。”冯东说,冷泉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品质高,埋藏也较浅,甚至有的冷泉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用肉眼就能看见。冯东称,自己在墨西哥湾海底考察时,经常能看到暴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有冷泉的地方,就说明海底有甲烷气体升上来,这告诉我们,冷泉下面的海底沉积物里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冯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冷泉另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就是,它在海底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生物群落。冯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通常认为生物都是依赖光合作用的,而在水深超过200米时阳光就基本没有了。冷泉区生物不依赖光合作用,而是靠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化学物质自养,完全是另一套生命体系。”

“蛟龙号”在冷泉区的考察再一次让世人见识到冷泉区生物密度之大,再次引起人们的瞩目。长期以来,人类习惯了大海海底沙漠般的存在,而冷泉生物的发现让科学家们眼前一亮,它很可能蕴藏着一座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冷泉也因此被誉为海底“沙漠中的绿洲”。

当然,关注冷泉的科学意义远不止于此。冯东认为,冷泉活动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也有待揭开。

“在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相同质量的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冯东表示,甲烷在地球上含碳物质中有许多特殊“身份”,对全球碳循环肯定有影响。

“冷泉研究的深入,对人们了解整个地球系统科学也是有帮助的,而冷泉研究尤其需要学科交叉。”冯东呼吁,生物、地质、地球化学等更多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应该加入冷泉研究的队伍。“我们有‘蛟龙号’,家门口就是南海活动的冷泉区,剩下的就是我们甩开膀子大干了。”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7-26 第12版 新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