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近期发现,地幔物质参与了斑岩铜矿床的形成。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矿床》杂志上。
铜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斑岩铜矿床则是目前世界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板块碰撞带或挤压断裂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发现及其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建立,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取得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然而,与经典岛弧斑岩铜矿成矿理论相比,陆内环境下斑岩矿床中巨量成矿金属的来源问题尚不清楚。
中科院地化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西藏尼木地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进行岩芯编录、辉钼矿Re-Os定年以及不同期次斑岩的锆石U-Pb与原位Hf同位素研究,发现成矿期斑岩比成矿前斑岩具有更大的εHf(t)值和更小的Hf模式年龄。相关专家表示,该研究结果为地幔物质参与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证据。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6-24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