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先生一家1949年11月从美国启程回国,1950年初在香港拍摄。
5月3日,是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先生诞生100周年,他是我的恩师。
葛庭燧先生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有时不经意地就想到他。记得几年前,在纽约州的一个雨季,我和爱人正开着车,车外雨水打着车窗,只有雨刷来回刮玻璃的声音,一片寂静。我突然冒出一句:“假如葛先生还活着有多好。”又是一片寂静,我从心里又冒出一句:“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1992年当我第一次见葛先生,葛先生就告诉我,他正准备面试研究生,题目是:“在实验室的创建中,你能否适应摸爬滚打的艰苦环境?你对研究工作要强调团队结合、集体讨论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持何看法?”当时我隐约觉得是否太容易了,因为没有问专业问题。事后一想,这些问题实质上是最主要的。对于一个研究生的最主要期盼是什么?刻苦努力、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就是一个科学家的最基本素质。
1937年葛庭燧从清华大学毕业,194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
1945年,葛庭燧参加了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46年,葛庭燧第一个创制了研究“内耗”用的扭摆仪,并被国际上命名为“葛氏扭摆”。1947年,葛庭燧第一次用该仪器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命名为“葛氏峰”),阐明了晶粒间的粘滞性质,奠定了滞弹性内耗的理论基础。1949年,他提出晶粒间界无序原子群模型,被称为“葛氏晶界模型”。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葛庭燧独立地取得了一系列奠基性和开拓性的科研成就,跻身于世界科学名人之列,成为国际固体内耗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葛庭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返回祖国,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起与年轻的共和国经历了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艰苦岁月。无论在清华、沈阳,还是在合肥,也无论经历怎样的政治运动,他坚持基础理论研究的信念从未动摇。
现在,葛先生亲手创建和领导的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实验室”,早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固体内耗的研究中心之一。他回国以后,在中国的土地上一直亲自引领着这个领域走在国际最前沿。
梅尔奖和学术演讲是国际材料科学的最高学术奖和最高荣誉。TMS是美国矿物、金属和材料3个学科领域的国际联合学术组织,每年选一位杰出的科学领导人在TMS年会上作学术演讲。1996年TMS提名葛庭燧为候选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征求科学家们的意见。国际上包括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法国科学院院士、日本金属学会会长等在内的10位著名科学家在给TMS学会的推荐信中写道:葛庭燧教授的名字与材料中的内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实验才华和物理洞察力使得这一领域被得到真正了解,是一位最具盛名的材料学家。
1998年1月25日,葛先生来信告诉我:“准备于1999年2月在美国TMS的第128届年会上作‘晶界弛豫研究五十年’的演讲并接受R.F.Mehl Award的颁奖”。在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后,葛先生在信里仍然说:“深深感到‘学然后知不足’,还需再加一把力。”
TMS学会于1998年11月向全世界发布了新闻通报,并清楚说明,之所以授予葛庭燧最高荣誉,不仅仅因为葛庭燧早年在美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如创造性地发明了被国际科学界命名为“葛氏摆”的内耗测量装置,并成功地利用该装置首次发现了晶界内耗峰——葛氏峰,并提出了晶粒间界“无序原子群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葛庭燧晶粒间界模型”),更主要的是表彰他半个世纪的坚持,在中国继续作出的晶界弛豫的巨大理论贡献。50年后,他回到美国站在材料科学的最高领奖台上。(寄自美国)
(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5-03 0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