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光明日报】科技让救灾更专业更有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4-22 【字号: 小  中  大   

中科院:投入多项高科技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已全面启动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各研究所利用多年的科技积累和综合优势,各尽所能、抗震救灾。

三种救援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三款救援机器人已送往灾区。这三款机器人是: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

大容量电源: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的500余台大容量、高比能量电源将于今晚送抵灾区。这种电源能提供长达一个月的电力供应,可在灾区作为帐篷照明灯、手机充电器等小型设备应急移动电源。

三维场景实时监测系统: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发出四川省芦山县地震灾区灾情三维监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导航浏览灾区的真实三维场景,直观观测灾区的三维自然环境,还可以结合灾区的地形、地貌,分析灾区的滑坡等次生灾害及潜在危险区域,分析灾区道路、建筑物损毁情况。

预防次生灾害: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派出的三个地质灾害排查技术小组今天已经到达地震灾区,开始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了“地理资源所雅安地震科技救灾应急工作组”,将在应急救灾、次生灾害预防、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尽快形成研究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提交科技救灾建议。(齐芳)

机器人参与地震救援

21日13时30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第一批救援人员携带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到达四川省芦山县。后续救援人员和另两款机器人——旋翼无人机和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也正在赶往灾区的途中。据悉,这是三款机器人首次参与地震救援。

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是两款陆上机器人,可以根据现场需要,携带模块化载荷,进入废墟内部探测是否有被埋者,确认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信息;旋翼无人机是一种空中自主飞行机器人,可进行大范围宏观灾情信息调查,通过机器人上的高清摄像机,将灾区图像即时传送给救援部门,为决策者提供图像和数据支持。(毕玉才 刘勇)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3-04-22 06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