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DBAR 2017)将于2017年12月6日至8日在中国香港召开。大会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及香港中文大学(CUHK)主办,为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和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的专家学者提供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空间信息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
2015至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共同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和“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600余位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者参与,搭建了与中亚、东南亚、欧盟、非洲等地区的空间信息科技合作国际平台。2016年5月,我国科学家倡议发起DBAR,得到国际科联(ICS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地球观测组织(GEO)和芬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等20余个国际组织、国际计划和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DBAR愿景是通过“一带一路”地区国家间对地观测科学、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为丝路环境变化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支持。其特色体现在实施综合和有保障的科技合作,实现亚洲、欧洲和非洲丝路沿线国家的综合空间信息能力的提升和不同领域的有效应用。
过去一年多来,DBAR建立了地球大数据、农业和粮食安全、海岸带、环境变化、世界遗产、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在内的7个工作组以及城市环境、高山和寒区2个任务组,9个工作组和任务组已开展了有效的工作。
一、 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为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分议题:
1) 地球大数据
2) 农业及粮食安全
3) 海岸带与海洋
4) 全球环境变化
5) 自然和文化遗产
6) 灾害风险和减灾
7) 水资源
8) 城市环境
9) 高山和极地寒区
二、会议网址
详细信息请查阅会议官网:http://www.iseis.cuhk.edu.hk/DBAR2017_RSATSA2017
三、重要日期
1. 2017年7月15日:论文摘要提交截止
2. 2017年8月3日:论文摘要接收通知
3. 2017年9月30日:早期注册截止/全文提交截止
4. 2017年12月5日:网上注册截止
5. 2017年12月6日-8日:会议召开
四、会议咨询及联系方式
DBAR秘书处
梁栋
Tel:+86 10 82178980
Email:liangdong@radi.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香港中文大学
张鸿生
Tel:(852)39434195
Email:iseis@cuhk.edu.hk
通讯地址:香港中文大学霍英东遥感科学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