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宇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科研团队,通过低温化学刻蚀技术,制备出具有均一介孔结构的等离子体Bi纳米球(图1)。与常规介孔结构相比,该Bi球孔径分布窄(3.2-3.9 nm)且费米能级位置低、氧化能力强,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该Bi纳米球去除NOx效率提升了16%,且抑制了有毒副产物的生成(图2)。该研究成果以Chemical etching fabrication of uniform mesoporous Bi@Bi2O3 nanosphere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erformance for NOx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06, 126910)上。
进一步地,针对等离子体Bi表面易氧化生成无定形Bi2O3,导致其自身热电子传输和光催化活性氧物种生成受到抑制等问题,研究团队利用尿素作为炭源,经过二次水热法,将单质Bi球表面无定形Bi2O3转化为结晶Bi2O2CO3,制备出Bi@Bi2O2CO3核壳结构(图3)。结晶Bi2O2CO3作为Bi等离子体热电子传输通道,可有效实现电子的快速迁移,在催化剂表面产生丰富的活性氧物种,从而提高氧化NOx能力(图4)。该研究成果以Transformation of amorphous Bi2O3 to crystal Bi2O2CO3 on Bi nanospheres surface for photocatalytic NOx oxidation: Intensified hot-electron transfer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20, 129814)上。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
图1.均一介孔Bi纳米球制备及结构示意图
图2.均一介孔Bi纳米球光催化降解NOx反应机理图
图3.Bi@Bi2O2CO3核壳结构制备示意图
图4.Bi@Bi2O2CO3核壳结构光催化降解NOx反应机理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