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受制于富营养化浅水湖泊高营养盐和低透明度影响,“水下森林”的构建并非易事。南京地理所研究员高光团队基于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流域的长期调查和受控实验研究,明晰了草型生态系统退化和水生植被恢复的营养盐、光照、鱼类群落等生境条件阈值;通过软性围隔消浪、水体透明度提升、螺蚌投放和鱼类生态调控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改善了示范区生境条件,达到水生植被恢复的生境阈值;根据蠡湖的形态、水深及滨湖城市湖泊的景观等要求,选择本土水生植物物种构建群落,在浅水区主要配置草甸型的沉水植物群落(如密刺苦草、微齿眼子菜等),在深水区则选取株型高大、耐低光的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根据示范区内底泥的理化性质及分布特点,针对性地采用“草坪毯”“打穴种植”和“陶罐种植”等不同的水生植被种植方式。通过生境条件改善、物种优选搭配、种植方式优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长效管理等技术组合应用,使蠡湖开敞水域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水下森林”,提升了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水体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
根据第三方评估单位长期监测,蠡湖示范区水体的透明度由治理前的30cm提高至目前的50-130cm,沉水植物覆盖度由原来的不足5%提升至45%以上,真光层深度/水深比值较实施前提高了120%,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浓度较实施前1.57 mg/L、0.145 mg/L和100 μg/L分别降低了40%、50%和80%。受益于示范区的水生植被恢复和清水再造,周边其他区域的水生植物也在逐渐自然恢复。蠡湖良性草型生态系统重构的成功实践形成了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重构的技术指南,将指导和带动太湖流域类似水体草型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有利于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对于消除水生态灾害,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恢复示范工程
水下森林构建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