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志红、王曼丽研究团队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ito-docking: A novel in vivo method to dete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线粒体锚定:一种研究活细胞内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法》)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mall Methods上。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尽管已有不少体内研究蛋白互作的方法,但由于许多蛋白互作是高度动态的,因此用传统的方法难以捕获。该研究基于“招募”和“聚集”的原理,即将“诱饵”蛋白A锚定在线粒体的外膜上,如B蛋白能与A蛋白互作,则将被“捕获”到线粒体外膜,发生富集;如C蛋白不与A蛋白互作,则不会发生定位变化(图1)。文章首先用线粒体锚定(Mito-docking)的方法有效验证了G蛋白亚基γ2和β1间的互作,并进一步运用该方法研究了核转运受体(importin α isoforms)与货物蛋白(经典的核定位信号cNLS)之间的互作,揭示了核转运受体-货物蛋白的识别特异性(图2)。
研究发现,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检测如核运输过程中的短暂蛋白间互作,还能对蛋白互作的强度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是一种高效、直观、简单的研究活细胞中蛋白质互作的新方法。
武汉病毒所博士生邵伟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副研究员王曼丽和研究员胡志红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SMC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1621061)和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lv-2016-03)的资助。
图1. Mito-docking研究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原理示意图
图2. 利用Mito-docking研究importin α异构体对SV40 NLS的识别特异性。A. 将含有线粒体锚定信号的野生型NLS(NLSwt)与不同的importin α异构体共转染细胞。发现除α6外,其余几个importin α异构体均被招募到线粒体外膜,从而产生明显的荧光共定位现象。B. NLS突变后(NLSm)不能与任何importin α异构体互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