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版纳植物园揭示蜜蜂报警激素新功能
  文章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发布时间:2014-10-22 【字号: 小  中  大   

  当蜂群受到威胁时,蜜蜂通过叮、咬等方式攻击敌人,同时释放报警激素。在蜂群旁,报警激素起招募同伴、标记敌人等作用,但在食源地,报警激素能否起到预警效果?

  蜜蜂在花丛中采集时,可能会遭遇多种捕食者如蜘蛛、螳螂和蚂蚁等捕食。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捕食者,蜜蜂在被黄猄蚁捕捉后仍然会奋力挣扎并释放报警激素,报警激素及组分能否被其他同伴感知,并阻止蜜蜂拜访危险的食源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化学生态研究组李建军、汪正威和谭垦等利用GC-MS分析SPME采集模拟蚂蚁攻击后蜜蜂释放的报警激素,共发现8种主要组分,其中3种为未报道过的组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蜜蜂能有效地躲避报警激素(无论自然的或人工混合的)和其中的3种组分,这表明受攻击的采集蜂能为同伴甚至其他种类蜜蜂提供有用的信息,有助于拓宽对报警信息在植物传粉中的作用,更全面地理解报警激素的功能。

  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alarm pheromone and individual pheromone components on foraging behavior of the giant Asian honey bee, Apis dorsata 为题发表在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