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电工所在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电工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12-20 【字号: 小  中  大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一直受限于电极材料的性能。中科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课题组通过金属镁热还原二氧化碳气体,成功制备出富含孔道结构的石墨烯电极材料 

  基于此石墨烯研制的超级电容器,在水系和有机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在功率密度为1kW/kg的时候,能量密度高达80Wh/kg,远高于目前商业化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并且当功率密度达到20kW/kg时,能量密度仍能保持在33Wh/kg。结果表明,该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在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动力储能器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Sci. Rep., 2013, 3: 3534)。 

  此外,通过控制热还原反应温度,该课题组还首次现实了对不同结构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其中包括管状碳纳米结构和中空碳纳米盒子。该项工作对宏量可控制备碳纳米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北京市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项目的支持。 

  1:镁热还原制备的碳纳米材料 (a-b) 石墨烯透射电镜照片;(c-d) 管状碳纳米结构透射电镜照片;(e-f) 中空碳纳米盒子透射电镜照片

  2:碳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 (A-C) 石墨烯的形成图示;(D-E) 管状碳纳米结构的形成图示;(G-I) 中空碳纳米盒子的形成图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