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熊本牡蛎人工育苗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研究通过现场验收
  文章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9-10 【字号: 小  中  大   

  96至7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深圳南澳对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施的“熊本牡蛎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该项目是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由喻子牛研究员课题组承担。 

  项目调查了熊本牡蛎的生态、繁殖习性,并获得了其生活水域主要生态因子如盐度、水温、氨氮、溶解氧等数据,发现熊本牡蛎偏好生活在偏咸的咸淡水水域,与近江牡蛎生长区域大部分重叠,查明熊本牡蛎性腺发育快、周期短,一年内可完成多次性腺发育,每年4-10月份都有成熟性腺并可进行繁殖。 

  项目组在深圳(肖述助理研究员负责)和湛江(张跃环助理研究员负责)两地进行了熊本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研发,通过性腺培育、促熟、人工催产、幼虫孵化和中间培育,在南方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熊本牡蛎稚贝共1000多万粒。这一成果获得了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成功为开发新的人工养殖牡蛎种类奠定了良好基础。 

  熊本牡蛎(C. sikamea)是我国沿海很多地区都有分布的牡蛎种类之一,主要生活在沿海礁石、红树林和蚝排上,突出优点是味道鲜美、肉质鲜嫩,是一个非常具有养殖开发价值的种类。 

验收会现场

熊本牡蛎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