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东北地理所揭示大豆光合碳在不同有机质黑土中的转化差异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9-03 【字号: 小  中  大   

  光合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的转化深刻影响土壤碳及全球碳循环。然而,大豆光合碳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以及对土壤碳沉积的贡献还鲜见报道。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金剑研究员等开展研究,通过对生长在高、中、低有机质黑土上的大豆进行CO2标记,解析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动态去向。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质黑土中,微生物和土壤有机质中的13C含量随时间表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 ≤ 0.01)。这表明,大部分进入低有机质土壤的大豆光合碳都以呼吸形式消耗掉。然而,进入高有机黑土中的光合碳呈增加趋势,对有机碳库贡献较高。研究提出,大豆光合碳在不同黑土上的转化差异与土壤有机质、矿质颗粒以及微生物功能有关。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上。此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黑土碳循环及土壤微生物在碳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论文信息:Jin J, Wang GH, Liu JD, Yu ZH, Liu XB, Herbert SJ. 2013. The fate of soyabean photosynthetic carbon varies in mollisols differing in organic carb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64:500-507.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