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健康所关于宿主抗感染免疫研究取得新成果
  文章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1-10-19 【字号: 小  中  大   

哺乳动物的消化道、皮肤等粘膜器官作为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在宿主的抗感染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机体遭遇外来病源微生物入侵时,机体的粘膜天然免疫系统是如何快速响应并放大效应的,一直以来还不是很清楚。

10月12日,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所钱友存研究组关于白介素17家族新成员白介素17C(IL-17C)及其受体白介素17受体E(IL-17RE)在抗肠道病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IL-17RE is the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IL-17C and mediates mucosal immunity to infection with intestinal pathogens

白介素-17家族含有6个细胞因子IL-17A—IL-17F,而白介素-17受体家族含有5个成员IL-17RA—IL-17RE。IL-17RE的配体及其功能仍然未知。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孤儿”受体IL-17RE的配体IL-17C。在肠道病菌感染的情况下,肠道上皮细胞会特异性地分泌IL-17C,而IL-17C会以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上的IL-17RE/IL-17RA受体复合体,进而向下游传导信号,激活炎症因子和抗菌肽,从而抵抗病菌的入侵。IL-17RE基因敲除小鼠在肠道病菌侵染的情况下丧失正常小鼠的抵抗能力,进而发生死亡。更有趣的是,IL-17C还和IL-22(另一个重要的抗感染细胞因子)一起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协同诱导抗菌肽的产生,进一步扩大了抵抗病菌感染的效应。

该研究阐明了IL-17C及其受体IL-17RE在宿主粘膜免疫过程中功能与作用机制,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宋昕阳在钱友存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该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的经费资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