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通过鉴定
  文章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09-26 【字号: 小  中  大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江苏盱眙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采用一体化工艺技术成功解离了凹凸棒石棒晶束,解决了解离后棒晶的二次团聚等关键技术问题,工艺具有首创性。

凹凸棒石黏土是一种以凹凸棒石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是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棒晶间存在较强的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多以“柴垛”状棒晶束及其聚集体形式存在,不能发挥其本身特有的纳米材料性能。因此,凹凸棒石棒晶束聚集体的解离分散技术已成为制约凹凸棒石黏土应用及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该项目在对辊处理、高压均质、冷冻处理和溶剂处理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工艺技术在保持原有棒晶长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凹凸棒石棒晶束的解离,解决了解离后棒晶的二次团聚问题,为凹凸棒石黏土的拓展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验证解离棒晶束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开展了凹凸棒石黏土在聚乙烯醇膜中的应用研究,与未解离棒晶束凹凸棒石黏土相比,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明显提升,为凹凸棒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该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