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心理所发现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存在文化差异
  文章来源:心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07-25 【字号: 小  中  大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对发生在未来不同时间点上的结果做出权衡的决策过程。比如,你愿意一个月后得到200元还是半年后得到300元?由于真实世界中的大部分跨期选择情景都处于某种风险之中,以往研究人员考察了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无风险条件,人们在风险条件下更不愿意为未来更大的奖励而等待,也就是有更高的时间折扣率。

但问题在于,以往类似研究的结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得到的,未必适用于中国被试。事实上,研究者确实发现,无论是跨期选择或风险感知,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存在差异。比如,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愿意为了未来更大的奖励而等待,也愿意为更大的奖励承担更高的风险(限于金融领域)。鉴于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员和孙彦博士考察了风险对中国被试跨期选择的影响,并探讨其跨文化差异。

实验采用2(即时条件/延迟条件)×2(无风险条件/风险条件)的组间设计,让被试对一组跨期选择的题目做反应。结果发现,与无风险状态相比,风险状态下的中国被试更有耐心,更愿意为更大的奖励而等待。这和欧美被试的反应恰恰相反。作者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对结果做了讨论。在传统上,中国人更习惯勤俭节约,而西方人更多的则是先消费后还钱。这种差异在东西方儿童的价值观差异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在伊索寓言中,蚂蚱在夏天一味玩耍,不知道为冬天储备粮食,最后在冬天饿死;而蚂蚁则相反,总是为未来收集粮食,在冬天则安然无恙。中国儿童多认为蚂蚁是好的,蚂蚱是坏的;而西方儿童对两者的道德性质不做区分。作者认为,鉴于跨期选择和文化差异有密切关系,所以这个领域的研究应该采用本位方法(emic approach),即应探讨各文化下具有特异性的规律,而不能把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的研究结果简单推论到中国文化情境。

目前该文章已发表于SSCI 期刊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Sun, Y., & Li, S. (2011). Testing the effect of risk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 (4), 517 – 522)。

   该研究部分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Program No. 2011CB71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科院心理所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