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主持,吴传钧、佘之祥、郭焕成、蔡运龙先生任学术顾问,龙花楼、张义丰、鲁奇、陈玉福、王介勇为课题负责,并联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3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4年(2007-2010年)完成。4月15日获悉通过国家基金委组织的“地球科学领域重点项目结题验收”,获得优秀(A类)。
项目在实地调研与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趋向、新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
1. 建立了农村发展评价数据库、指标体系与模型,揭示了农村发展的时空差异规律。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农村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把农村地域类型分为环渤海、江浙沪、闽粤琼等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
2. 从地理学区域差异视角,模拟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类型区域农村发展过程及其演进态势。研究表明,农业主导型乡村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工业主导型乡村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交界处、长三角、鲁中南及鲁、粤、闽沿海一带,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均衡发展型乡村的发展层次存在较大差异。乡村发展明显受到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辐射影响,城乡转型发展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水土资源承载压力。
3. 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综合视角,分别诊断了不同类型区域和村域尺度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类型、成长背景、演变过程、运行机理、内在特征与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大类,村域农村发展模式可划分为传统农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郊多功能农业带动型、村企联动发展型三大类。模式的成长取决于区域差异性、功能主导性和问题制约性的“三性”耦合机制,而推进农村要素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是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4. 开展了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发展模式提炼与规划实践。界定了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定位、重点领域与建设理念,构建了城郊山地丘陵区生态经济型、集体经济主导型、个体经济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四类带动性较强、易于推广、技术相对成熟的新农村建设主导发展模式,开展了天津东丽区、山东禹城市、海南三亚市城乡一体化村镇融合型新农村建设典型区规划与示范,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论分析与不同类型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实践的有机结合。
5. 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散、乱、空”问题,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开展了沿海地区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空心村整治的系列研究。模拟分析了快速城镇化与农村空心化的交互过程及其效应,揭示了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生命周期”律与代际演替空间型式,模拟了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及其动力机制,提出了空心村“三整合”调控理论、村镇空间重构等级体系,以及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村内集约型等村庄整治与中心村(社区)建设模式。
6. 探讨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着眼于资源、环境、产业、科教和政策视角,界定了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战略方向、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主体与科学发展途径。按照城市近郊区、城市远郊区及道路沿线地区、传统平原农区、山地丘陵区等不同差异类型,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差别化方略。
几年来,研究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SCI/SSCI论文25篇,EI论文4篇,CSCD/CSSCI论文88篇;出版专著2本、会议论文集3本;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国家计算机系统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博士10名、硕士4名、博士后5名;提交并得到国家领导人及省(部)长批示的重要咨询报告10份,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