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微生物所冬虫夏草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研究获进展
  文章来源:微生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03-28 【字号: 小  中  大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由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而形成的虫菌共生体,其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等功效,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为探讨其活性物质成分及作用机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车永胜研究员课题组从其定植菌——冬虫夏草菌中分离到了具有抗细胞凋亡和坏死多硫代二氧基哌嗪(ETPs)族结构化合物C42(11’-脱氧沃替西林A),姜学军研究员与车永胜研究员合作对其作用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发现,C42具有激活“溶酶体-细胞自噬”途径的功能。细胞自噬途径的激活,可促使细胞对蛋白聚集物、受损细胞器等降解,维持细胞内稳态平衡;同时,过度自噬亦可引起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过程中的有一种重要的剪切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该研究发现,C42增强的细胞自噬早于caspase酶依赖的凋亡启动,且C42诱导的自噬能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另外,在细胞修复过程中起聚合作用的,与caspase酶依赖的凋亡相关的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也参与了C42诱导的自噬。

该研究初步阐述了ETP类真菌来源活性化合物增加细胞自噬的机制,对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所涉及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Autophagy杂志。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