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地质地球所研究发现: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可以形成具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岩石
  文章来源: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2-29 【字号: 小  中  大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德兴西湾高压变质斜长花岗岩中的暗色岩包体 

目前,埃达克岩的成因解释多用“俯冲年轻洋壳熔融”或“下地壳幔源基性底侵物质熔融”模型来解释。虽然一些学者提出了“适当矿物的分离结晶可以产生具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派生岩浆”的认识,但一直没有找到奠定于野外岩石学证据基础之上的研究实例。

近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高俊研究员等人通过对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德兴西湾高压变质斜长花岗岩的研究得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可以形成具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的新认识。高俊等人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德兴西湾高压变质斜长花岗岩中发现了一些扁平透镜状、不规则透镜状的暗色岩包体(0.5 x 1 cm2 至 2 x 8 cm2)。其由角闪石(86%)、单斜辉石(5%)、钠长石(3%)、磷灰石(1.5%)、榍石(4.5%)和微量金红石组成,并具平坦的REE配分型式、Eu负异常,相对高的Yb和Y含量(平均分别为1.93ppm、24.4ppm)。暗色岩包体的HREE和Y的含量与其寄主的变质花岗岩(Yb 0.210 ppm,Y 2.33ppm)具明显的互补关系。包体和主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单矿物主量-微量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变质斜长花岗岩HREE和Y的强烈亏损是由于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暗色岩析离体”所引起,也就是说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可以造成寄主斜长花岗岩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地学刊物Lithos上(Gao et al. Adakitic signature form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 interpretation for the Neo-Proterozoic meta-plagiogranites of the NE Jiangxi ophiolitic mélange belt, South China. Lithos, 2009, 110: 277-293),论文同时展示了埃达克岩成因“分离结晶作用”模型的野外岩石学证据和与之配套的地球化学证据,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该研究成果丰富了现有的埃达克岩成因解释模型,对进一步认识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具重要科学意义。

原文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