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岩土所专家攻克武广高铁线下结构沉降分析评估关键难题
该成果为实现国内无砟轨道工程“零缺陷”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2-26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正式投入营运。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建设采用了大量世界一流的技术。其中,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参与设计的线下沉降变形评估系统,不仅攻克了武广客运专线线下结构沉降分析评估关键技术难题,为高速列车长期平稳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该成果还为国内无砟轨道工程实现“零缺陷”奠定了基础。

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全线采用无砟轨道并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据武汉岩土所陈善雄研究员介绍,只有在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列车运行的高稳定性、高舒适性和高安全性。

为满足无砟轨道线下结构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的要求,保证线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2007年10月,受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武汉岩土所成立专门机构,对铁路客运专线线下结构进行分析评估管理,经过多次攻关,成功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国情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下结构,被誉为“全线无砟轨道铺设总开关”的沉降变形分析评估系统。

在项目进展期间,武汉岩土所研究人员相继完成了《武广客运专线沉降变形平行观测实施方案》、《武广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实施方案》、《武广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数据录入与管理细则》等系列文件标准,自主研发了“武广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

“利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及时总结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成果,解决了小变形条件下最优评估方法,还可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验证和调整设计参数,提高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据统计,该系统的成功运用,为整个武广客运专线工程节约投资2亿余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陈善雄表示,该成果将继续在石武客运专线相关工程建设中应用,相信随着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进程的推进,这一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成功铺设及列车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