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内部超离子态矿物相

2021-03-17 中国科学报 闫洁
【字体:

语音播报

深下地幔高导电的超离子态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清扬、Duckyoung Kim和刘锦团队利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发现地球深部的含水矿物——羟基氧化铁(FeO2H)会在约75万个大气压、1500摄氏度以上时进入超离子态,而这个温度和压力范围覆盖了下地幔深部的大部分区域。相关工作近期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水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会进入超离子态。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氢原子能否在复杂的含水矿物晶格中自由流动而形成超离子态?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在超离子态下,自由移动的氢离子会导致FeO2H的电导率在相变点突然增加。随后通过高温高压下的电导率测量,发现在100万~121万个大气压下,当FeO2Hx 被加热到1500~1700摄氏度时,其电导率增大了两倍。高温促使氢离子像自由电子一样在FeO2晶格中自由移动,从而使电导率急剧增加。电导率的突变是超离子态最直接最强有力的证据,因此研究人员认为FeO2Hx 在此温度压力条件下进入了超离子态。

  FeO2H是地幔深部首个被发现的超离子态含水矿物。传统认为受制于固体相的高黏性,地幔对流是很慢的,地幔内部活动通常以万年甚至百万年为单位。超离子态氢类似于液体,在高温下能进行高速扩散运动。它不但能快速传递热能,同时由于氢具有质量,因而也是物质传输的载体。这一发现将使得地幔对流速率比以往提升数个数量级,并对于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产生巨大改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1-00696-2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 可持续性聚乙烯纺织面料问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