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分子“开关”能逆转小鼠慢性炎症

或能催生治疗老化相关疾病药物

2020-02-12 科技日报 刘霞
【字体:

语音播报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分子“开关”——名为SIRT2的蛋白,它控制着引起身体慢性炎症的免疫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最新研究有望带来新方法,阻止甚至逆转人类许多与老化有关的疾病。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代谢生物学、营养科学和毒理学副教授丹妮卡·陈及同事以往的研究表明,NLRP3炎性小体的过度激活与多发性硬化症、癌症、糖尿病和痴呆症等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可以通过脱乙酰反应,移除少量分子物质,关闭NLRP3炎性小体。靶向关闭NLRP3炎性小体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上述疾病,以及与老化有关的其他疾病。炎性小体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负责感知人体潜在威胁并发起炎症反应。

  此次,该团队研究了小鼠和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发现一种名为SIRT2的蛋白可使NLRP3炎性小体发生脱乙酰反应。研究发现,与正常的两岁小鼠相比,通过基因变异(旨在阻止小鼠产生SIRT2蛋白)培育出来的小鼠显示出更多炎症迹象。此外,这些小鼠还表现出较高的胰岛素抵抗,这是与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该团队还研究了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的老年小鼠。他们首先用辐射破坏老鼠的免疫系统,然后用造血干细胞重构这些小鼠的免疫系统,这些造血干细胞可以产生已经乙酰化的NLRP3炎性小体。结果发现,这些拥有脱乙酰化NLRP3炎性小体的小鼠,其胰岛素抵抗6周后得到改善,表明关闭这种免疫机制可能会逆转代谢疾病的进程。

  丹妮卡说:“我认为这一发现对治疗人类几大慢性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与衰老有关疾病的可逆性,并利用这些知识研发治疗有关疾病的药物。”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