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研究揭示抗凝栓药或增加脑出血几率

2017-03-02 中国科学报 张章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抗凝栓药的使用或能改变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这些抗凝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相关论文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丹麦大学的David Gaist及同事分析了10010位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以及40多万名对照组人员的数据。实验组参与者的年龄为20至89岁,他们在2000年至2015年第一次出现硬膜下血肿,其中有47%的人在服用抗凝栓药物。结果发现,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和抗凝栓药使用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指出,就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关系而言,低剂量阿司匹林所带来的风险较低,氯吡格雷和直接口服抗凝栓药为中等风险,维生素K拮抗剂(VKA)为较高风险。同时使用一种以上抗凝栓药物与硬膜下血肿风险显著增加相关,这种情况在合并使用VKA和某种抗血小板药物时尤其明显。

  另外,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一般人群的抗凝栓药物使用率有所增加,而硬膜下血肿的总体发生率也同时增加,发生率增幅最大的是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

  该研究为抗凝栓药物使用的风险—益处分析又添加了一个证据。一直以来,在有清楚治疗指导的患者中,这些药物已知会带来总体净效益。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