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心博士生李蒙、解德刚,教授单智伟与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揭示了高温下氢致界面失效的微观机理。
作为世界上最轻的元素,氢很容易钻进其它材料内部,导致材料发生界面失效、形成内部孔洞等,从而严重劣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但由于实验技术的限制,截至目前,鲜有关于高温下氢对材料微观结构影响的报道,尤其是在微纳尺度。
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原位电镜加热装置,选取铝单晶作为模型材料,在环境透射电镜中研究了充氢后的微纳尺度铝柱在加热过程中界面结构演化的全过程。 实验发现,在升温过程中,铝—氧化铝界面处首先会形成很多含氢纳米空腔并且逐渐合并长大;但当温度超过某一临界温度后,这些纳米空腔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同时在样品某些位置会快速形成巨型空腔。但是此时样品表面依然保有原有的形状,且常规观测条件并不能发现这些空腔的存在。此外,实验还进一步发现,电子束辅助充氢过程还会在金属内部形成大量过饱和空位,这些过饱和空位会和钻进金属内部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氢—空位对。在室温下,这些氢—空位对相对稳定,移动性很弱;而超过临界温度后,这些氢—空位对会分解并快速移动到界面处,进一步破坏金属—氧化物界面,并在界面上形成一个金属长程扩散的“高速公路”,最终导致巨型空腔的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