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人类干细胞培育出3D微型大脑

2016-12-22 科技日报 冯卫东
【字体:

语音播报

  据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人类干细胞培育出一个3D“微型大脑”,并发现其在结构和功能上比目前广泛使用的2D模型更为接近真正的大脑。新模型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发育,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基因分析实验室主任约瑟夫·埃克教授说,将人脑细胞培育为微型3D器官是一项重大的突破。有了在结构上最为接近实际大脑的模型,科学家就能通过观察其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来寻求其最为接近实际大脑的功能。

  多年来,细胞生物学家通过化学方法促使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发育(分化)成各种类型的脑细胞。研究人员可从这些单层细胞中收集大量信息,但局限于这些真实的脑组织是2D的。2013年,欧洲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在3D凝胶中生长胚胎脑细胞,并分化成类似真实大脑的多层脑细胞。然而,这些实验室培养的被称为类器官的迷你大脑与真实大脑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并不明确。

  索尔克研究所对大脑发育早期阶段的类器官与相同阶段的真实大脑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在细胞获得的分化度上,类器官要比二维模型更为接近真实大脑,也就是类器官沿着非常类似于真实大脑的早期发育时间线进行发育。

  为创建用于分析的类器官,研究团队使用H9人胚胎细胞系,加入合适的化学物质,诱导这些细胞沿着一条神经发育通路生长60天。然后,他们分析了类器官的表观遗传学特征。细胞的表观基因,受饮食或压力等环境因素影响,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与发育和精神分裂等疾病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之前从没有人做过脑组织体的表观基因组测序。此类评估对于理解大脑发育,特别是最终利用这些组织开发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